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黄河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系统加强水生态修复保护,不断增强民生水利保障能力,推动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据悉,我省出台专门保护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地方性法规《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印发《陕西省水网建设规划》,加快构建“两域贯通、三区互联、多库联调、五纵十横”的水网格局。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引汉济渭今年已向西安供水超1亿立方米,引汉济渭二期、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一批事关区域发展大局的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延安市、富平县被列入全国水网建设先导区。
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建成水库1060座,总库容约117亿立方米,建成引提水工程4276处,各类工程总供水能力约135亿立方米,“东西引黄、南水北调”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水资源刚性约束不断强化。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地下水保护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出台《陕西省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编制《陕西省落实跨市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工作进度计划》,印发18条跨市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完成省内黄河干流、渭河等13条江河流域27处水工程水资源调度任务。
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累计建成59所节水型高校、126个节水型企业和67个县域节水型社会。全省2023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9.21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9.91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4,用水效率居全国第一方阵。
水生态修复保护稳步向好。制定印发《陕西省黄河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将我省黄河流域6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纳入名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加大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入黄泥沙由上世纪80年代的平均每年8亿吨下降到2021年以后平均每年不足1亿吨,全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由2019年的62.18%提升至2023年的65.99%,陕西绿色版图持续向北延伸,累计建成18个国家级示范园、27个省级示范园,探索出综合治理型、特色产业型等多种水土保持示范园建设模式,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工作,高标准推进重大水网骨干工程建设,系统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持续抓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切实提升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记者 康乔娜)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