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春芽吐新绿,又是春茶飘香时。随着大地回暖,我省陕南区春茶陆续开采上市,“茶颜悦色”也为百姓的美好生活增添了一缕馥郁芬芳。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我国茶叶消费群体已经达到4.9亿,农业产值已突破2500亿元,内销额接近3000亿元。
与此同时,业内调查也显示传统原叶茶消费人群具有中老龄化特征,这意味着,面向年轻群体的茶叶消费市场充满着广阔的前景。近日,省政协委员房晓飞、纪晓明、闵生华围绕如何让陕茶俘获年轻人“芳心”建言献策。
生活因陕茶而更健康美好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去年,国内某知名茶饮连锁店凭借首一首简单的“洗脑神曲”火出了圈。在其爆红的背后,也折射出了都市快节奏生活下,如今年轻人对新式茶饮的热衷心态。
喜茶、奈雪的茶、茶话弄……近期,记者走访发现,在西安市各大景区、商圈、社区、学校等附近的一些门店,都能发现年轻消费者在网红茶饮店排队购买或拍照打卡的身影,“有事没事一杯奶茶”,似乎成为了年轻人的时尚标配。
据奈雪联合CBNData发布的《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突破3.4亿人。而90后与00后成为新式茶饮的主流消费人群,占比近七成。
面对新式茶饮“年轻化”现象,省政协委员、民建咸阳市委会主委房晓飞坦言:“我身边很多年轻同事喜欢喝奶茶,但市面上的新式茶饮品质饮良莠不齐,还有品牌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不惜采用对身体有害的化学添加剂,令人担忧。”
“从茶叶的种植、生产到茶饮的制作、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房晓飞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新式茶饮的监管力度,让消费者喝上更健康、放心的新式茶饮。此外,他还建议通过对陕茶的多元化应用来获取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便利的新式茶饮,可以尝试将特色食材与茶叶融合,制作成各类陕茶创新美食。还可以利用茶叶抗氧化、抗菌等功效成分,研发茶面膜、茶口红、茶牙膏等产品,要让年轻人的生活因陕茶而更健康美好。” 房晓飞建议。
消费者期待味美价廉的陕茶
“好茶的价格昂贵,便宜的茶味道不好难以入口。”记者在走访西安市多家茶城时发现,很多消费者反映繁多的茶叶品种让人眼花缭乱,对茶叶的品质也难辨好坏,由于缺乏统一的价格标准,“动不动就成百、上千、上万,许多不良商家坑你没商量。”
据业内人士表示,茶叶的价格一般是根据茶原料产地、采摘标准、加工工艺等不同因素决定。但有一些无良商家以次充好将陈茶当新茶卖,有的茶商甚至通过恶意炒作,将茶叶卖出离谱的天价,使消费者蒙受无妄损失。
“如果能有一款味美价廉又时尚健康的陕茶产品就好了。”年轻受访者常向记者表示。“随着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这个心愿是可以满足的。”省政协委员、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纪晓明满怀信心地表示。
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我省今年茶园面积将稳定在300万亩左右,茶叶总产量达到12万吨,基本形成了以绿茶为主,茯茶、红茶等多种类发展的格局。据业内人士分析,我省茶园面积已位列全国前十。
据纪晓明调研了解,我省茶产业多依赖于传统手工制作模式,生产加工周期长、品质标准难统一、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价格不具备竞争优势。为此,他建议我省加大茶产业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助力陕茶实现“味美价廉”。
“年轻消费者是陕茶的‘活水’,如何调动他们的味蕾,是摆在我省茶企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纪晓明建议,除了创新改良产品,还应注重“线上+线下”、“体验+社交”等新型营销模式,以迎合年轻人的时尚前卫的消费习惯。
把陕茶打造成生态富民产业
“陕西还出产茶叶,那不是浙江、福建的特产吗?”“给外地的朋友送伴手礼的时候,偶尔会挑选本地的茯茶品牌”“说实话,作为一个地道的陕西人,我并不了解陕茶”……在接受访问的年轻人中,大部分表示:“不知其美”。
“这很正常。”省政协常委、民进陕西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闵生华说,2019年民进省委会组织了关于全省茶产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当他在调研中了解到汉阳陵出土了迄今为止世界最古老的茶叶时,才深入接触到陕茶文化的悠久历史。
据闵生华介绍,陕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历史上陕西是茶叶生产、茶文化、茶贸易的高地或中心。陕茶还曾是贡茶和官茶,随“丝绸之路”将茶叶远销罗马等地。
青山绿水出好茶,良好的生态条件决定了陕茶优异的品质。闵生华表示,陕西茶叶主产区位于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21个县,北屏秦岭,南倚巴山,茶区境内生态条件良好,茶叶中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
“我省茶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历史拐点,从注重发展速度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转变。”闵生华认为,陕西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茶文化,唯有浸润和注入了文化的茶产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为此,闵生华建议,应加强陕茶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通过大故事、大品牌、大产业实现茶产品与茶文化的集约化和一体化经营,用文化拓展茶产业链条和增值渠道,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提升陕茶知名度和竞争力。
“陕南秦巴山区曾是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茶产业的发展对带动青年返乡创业、增收致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闵生华建议,我省应把陕茶打造成生态富民产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记者 赵婧)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