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郁:写作映射曾走过的路

2021-09-27 08:58:12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9月14日,81岁的作家张郁将在报纸上发表过的诗歌作品剪下来,仔细粘贴在硬皮本上,并反复标注修改,为出版新书做准备。...

张郁在家中看《旅足留踪》

  □ 实习记者 刘凡銆 文/图

  9月14日,81岁的作家张郁将在报纸上发表过的诗歌作品剪下来,仔细粘贴在硬皮本上,并反复标注修改,为出版新书做准备。

  曾任西安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的张郁喜爱写作,退休后,更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出书上。游记、小说、杂文……张郁对各种文体都很熟悉,而最钟情的还是诗歌。

  最近,张郁在整理多年创作的诗歌,想把青年时期至今创作的1000余首诗歌集结成册出版。翻开他的诗作,劳动者是字里行间最鲜明的意象,祖国大美河山寄托着他最滚烫的热爱,这些饱含情感的字句是他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思索,也是对个人经历的梳理回顾。

  “顺着闪烁的灯光向远方望去/草原上矗起了多少钻塔矿井/勘探者的脚手架在不断升高/阵阵炮声将千万座大山调动。”这是张郁为纪念自己的测绘岁月所创作的诗歌。

  张郁曾是一名测绘工作人员。上世纪末,他随国家测绘局西安分局的测绘小组前往西藏唐古拉山无人区进行测绘,这段难忘经历成为他一部分作品的灵感源泉。

  张郁回忆说,刚到西藏时,原生态的荒漠生活让他不知所措,但藏族老乡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身处异乡的他倍感温暖。

  在西藏工作期间,张郁与同事们晚上睡在戈壁滩上的帐篷里,有时候半夜突逢雷电风暴,狂风骤起,风沙拍打着帐篷,雨水隔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篷布渗了进来。他们在帐篷里埋锅做饭,由于天气无常,篷布经常被狂风吹开,大伙只能吃干馍充饥。

  雷电之夜后,那些憨厚朴实的藏族老乡帮着他们一起搭帐篷,热情欢迎他们到家中暂住,还送来了奶茶和羊毛,大伙则送糖果、茶叶、香烟作为回报。张郁经常给藏族老乡讲述外面世界的故事,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情谊。

  回到西安后,张郁写下了《测绘帐篷》《戈壁上消逝的帐篷城》《马背上的测绘族》等诗歌,纪念那段温暖时光。

  1971年,张郁来到西安机床精密零件厂做车工,每到工作结束,他就看书和写作,那段时光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在一线的工作经历,让他对劳动人民的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他深知守护在祖国的每一角有多么神圣,为此,他创作了一首首诗歌,如《钢火铁马歌》:“火花迸溅/机声轧轧/沸腾了/十万工厂楼阁/飞跃吧/百万车间大厦/架起机车的引擎/朝气蓬勃/推动时代的巨轮/英姿焕发……”

  “延安那个窑洞/住上了北京娃/漫天的那个朝霞/山坡上落哟……”上世纪70年代,由张郁作词创作的歌曲《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在全国传唱,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广为流传的一首作品,是他专门为一位从北京插队到陕北的知青而作的。

  这位来自北京的知青朋友,对陕北这片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遂放弃了北京返城优渥的生活,最终选择了在陕北扎根,在一个靠近村落的输电站工作了一辈子。如今,这位朋友一身陕北农民的打扮,说一口地道的陕北方言,像他这样为祖国建设付出青春和心血的人,令张郁非常感动。于是,他为这位北京知青写下了这首歌。

  《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诞生三十年后,与张郁同龄的一位读者来信告诉他,这首歌陪伴自己度过青葱岁月,是自己青春回忆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此时的张郁,尽管已步入老年,体力有限,但为了和读者多互动,他每个月自掏印刷费,编排报纸《张郁文箱》和这位读者交流,每隔两三个月就寄一回自编报纸。

  “写作是一种寄托、慰藉和纪念。”谈及写作体会,张郁说,自己提笔写作时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情,力求笔下的字句是每个平凡者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是时代洪流的一个侧影,这些诗句也映射着自己曾经走过的路。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张郁 写作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