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
演出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
回报母亲河的养育之恩
围绕“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议题,省政协将于4月15日召开今年首次月度协商座谈会。此次月度协商座谈会由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承办。届时,将邀请专家学者、政协委员、党派团体代表一起为我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言。
关于黄河的命题
与水息息相关
……
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
除了美丽的景色和灿烂的文化
更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过去
水利和灌溉具有最为重要的地位
三皇五帝时期
治理黄河,最早可追溯到传说中的鲧、禹治河。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汉时期
六辅渠、白渠等的修建,初步形成了以京畿为中心的农田水利网。这些灌渠的修造,使关中平原成为当时全国最富饶的地区。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农田水利形成平稳发展局面。以明代潘季驯为代表的“束水攻沙”治河思想的完善和系统堤防的实施,使传统的治河堤防工程技术发展进入高峰。
春秋战国时期
陕西关中平原一带开始修渠引水,灌溉农田。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
唐宋时期
灌溉工程在全国普遍兴建,创建于唐代浙江鄞县的它山堰是当时著名灌区之一,这一时期,灌溉提水机械和水力加工机械有很大的发展。
近现代
近代水利学者李仪祉提出了黄河上中下游全面治理的方略,于今日来说仍具有现实意义。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沿黄各地普遍大兴水利,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引水灌溉方法,如修建水库,建池蓄水,挖泉截流等。
这是一个现代的命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水利改革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现在
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等
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着眼全国发展大局,明确指出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推进新时代治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黄河陕西段位于黄河中游
主干流全长719公里
流域面积达13.3万平方公里
涵盖80多个县(市、区)
国土面积和人口
分别占全省的65%和76%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
黄河流域在经济社会发展
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
水资源短缺问题
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和良好生态环境维持的最大制约和短板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扩张及速度加快
黄河流域水资源先天不足
未来水资源短缺的态势将更加突显
所以,要高度重视
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关于水资源节约利用,
你最关注哪些方面?
有哪些想法?
我们期待听到您的声音,
快来留言参与吧!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