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姣姣
泾阳县云阳镇,是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地方,是八路军誓师奔赴抗日前线的地方……8月5日,“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来到泾阳县云阳镇,追寻八路军将士抗战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进入云阳镇,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路口矗立着的“红军在云阳改编东征抗日纪念”雕塑。群雕宽5米、长8米、高9米,展现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东征抗日的爱国英雄气概。
据泾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兵介绍,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接受张学良、杨虎城致电请求,命令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于1936年底到1937年8月陆续进驻渭北地区,主要集中在咸阳地区的泾阳县云阳镇一带。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翌日,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呼吁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发出通电,请缨杀敌。7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做好开赴前线的准备。
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提出以团结抗战、实行民主政治为主旨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表示愿意在共同抗日的基础上,把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八路军誓师开赴抗日前线
“亲爱的同胞们:我们现在上前线去了!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我们是工农出身,不侵犯群众一针一线,替民众谋福利,对友军要亲爱,对革命要忠实……”红军改编后,八路军总部和第115师、第129师、第120师分别在泾阳县云阳镇、桥底镇和富平县庄里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广大人民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大会,为出师抗日的子弟兵壮行。
各师召开动员暨誓师抗日大会后,于1937年8、9月间分期分批从驻地出征,开赴抗日前线。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进驻泾阳县云阳、桥底地区到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历时八九个月。其间,红军经过广泛宣传和模范行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云阳、桥底、王桥、鲁桥等地的数百名青年纷纷要求参加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迅速开赴抗日前线,推动了全国抗战和国共两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国统区创办安吴青训班
“这是当时的食堂,饭前会有拉歌大赛,义勇军进行曲是大家最喜欢的曲目之一。”据安吴青训班讲解员介绍,安吴青训班从1937年10月开学至1940年4月奉命撤回延安,历时两年零六个月,经过“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战时青年训练班”“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三个阶段,共办了14期,组编了12个连队,培训、输送了1.2万名学员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在学员中发展了上千名共产党员。
据介绍,安吴青训班是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在国民党统治区泾阳县创办的一所新型战时青年干部训练学校,是我党我军在国统区创办学校的成功典范,促进了中国青年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醒目校训、安吴青训班班歌、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的一张张照片、一行行文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广大青年学军事知识,唱救亡歌曲,奔赴抗日战场的英勇身影。
编辑: 罗亚秀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