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慈善幸福家园的民生答卷

2025-10-28 08:40:22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金秋时节,省慈善协会到榆林检查督导慈善重点项目和互联网公益活动。榆林市慈善协会会长刘洪、省慈善协会慈善专员李亚军等陪同...

  □ 赵浩义

  金秋时节,省慈善协会到榆林检查督导慈善重点项目和互联网公益活动。榆林市慈善协会会长刘洪、省慈善协会慈善专员李亚军等陪同。

  马湖峪家园:新建运营,破解资金难题

  从县城出发驱车半小时到达龙镇马湖峪村,一座占地8亩、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的慈善幸福家园赫然入目。家园设有餐厅、棋牌室、图书室、医务室及20张老人日间休息室床位,还建有慈善文化大讲堂、慈善捐赠光荣榜。

  走进厨房,煮好的羊肉冒着热气,两口大锅上正在蒸着米饭和馒头,两名炊事员在灶台间忙碌。打开仓库门,米、面、油堆满了半间房,冰柜里储存着刚屠宰的两头猪和两只羊。来到大餐厅,8张餐桌座无虚席,60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准备用餐。

  据村支书、慈善工作站站长樊明万介绍,马湖峪村有454户1400人,青壮年大多外出创业、打工,留守在村的仅245人,其中70岁至95岁的老人有95人。慈善幸福家园于今年9月份开业运营,进园老人63名,老人们进园时与村上签订了安全协议,每日两餐,全日交费4元。家园全年运行11个月(春节放假一个月),老人们朝至晚归,每日饭后到寝室午休,休息后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简单估算一下,63名老人吃饭食材、炊事员工资、水电燃气费用每月需近2.5万元,11个月需27.5万元,老人缴费全年仅8.3万元,开灶办伙11个月需补19.2万元……资金缺口从哪里补?

  “村党支部、村委会发动包村帮扶单位、在外干部职工、村上乡贤、党员干部进行慈善募集。”樊明万解答了大家的疑惑。9月30日,慈善幸福家园开业,包扶单位和村上干部、党员、村民个人共捐赠资金10万元,捐赠米面油、肉类等物资折价2万元,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捐赠了20张床,县人民法院捐赠了20袋大米和面粉,县慈善会捐赠资金2万元、2台电视机……开业当天捐赠款物总价值14万元。

  “老人幸福院是由互助幸福院与慈善幸福家园融合建设运行的,场地、房子利用撤点并校的旧校址改建而成。家园建起后,若全年开灶办伙180天以上,民政部门将以奖代补支持6万元,首个年度运行资金现已落实。”镇民政干部、慈善分会会长申涛补充说,以后每年将采取慈善募集一点、民政支持一点、村集体经济补贴一点、老人自费交纳一点“四个一点”的途径保障持续运营。

  “既然开门了,就要坚持下去,我们村民风淳厚,大家听说给老人办幸福院都热心捐赠,有的捐钱、有的捐粮,还有捐了两只羊和两头猪的,仅本村村民就捐了8万多元。以后我们每年都会发动爱心募集,再加上政府和慈善会的支持,这个门就关不了,我们绝不干虎头蛇尾的事。”樊明万坚定地说。

  杜家畔家园:三年坚守,筑牢养老根基

  看完马湖峪家园,调研组又来到了龙镇杜家畔村。杜家畔村是一个脱贫村,全村524人,400多名青壮年在外创业、打工、陪读,留守在村的仅120人,且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

  走进餐厅,5张大餐桌座无虚席,50名银发老人正在用餐,吃的是羊肉饸饹。

  “老人家在这里吃了多长时间饭啦?”

  “三年啦,每天都有肉吃,比在家里吃得好。”73岁的杜振江老人笑容满面地说。

  据悉,杜家畔村慈善幸福家园于2023年初建成,占地面积4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与村互助幸福院融合在一起运营,设有老年餐厅、寝室、图书室、棋牌室、医务室,建有文化娱乐广场、慈善文化长廊,功能齐全。全村68岁以上老人60名,报名入园老人55人,日常就餐的有50人,老人们每天在家园活动8个小时,吃两顿饭,每餐交费1元。家园全年运营11个月(春节放假1个月),已坚持了三年。

  50名老人每日两餐仅交费2元,11个月交费33000元,吃饭每月运营经费需21000元,11个月需23万元。扣除自费部分,每年需补贴近20万元,3年就需补贴60万元,这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村党支部书记、慈善工作站站长李福林介绍,“三年来,我们党支部、村委会每年发动包村单位、企业、村上党员干部和村民进行捐赠,每年捐款12万元左右,三年捐赠了35万元。县慈善协会捐赠了近6万元,民政部门支持了14万元,村上有两个养鸡、养猪企业,每年捐赠10万元,3年累计筹集资金60万元。若资金不足,村集体经济企业会兜底保障,按照这个模式运营,家园再运行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

  米脂模式:家园遍地,探索可持续路径

  米脂县有21.76万人、8个镇、1个街办、206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今年新建慈善幸福家园20个,累计达96个,村、社区创建面达45%,实现96个幸福家园全部开灶办伙。入园老人每日两餐,交费2元至5元。四年来,募集村(社)互助金累计达3000余万元,平均每个村社近10万元,现全县有2087个老人入园就餐。

  米脂县工业规模小,经济总量少,慈善资源相对匮乏。但米脂县委、县政府把创建慈善幸福家园作为动员社会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抓手,纳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强力推动。米脂县民政局将此项工程纳入普惠型养老机构建设,与互助幸福院融合在一起建设运营,为幸福家园可持续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建慈善幸福家园,开门容易持续难。”米脂县慈善协会会长马生光介绍,米脂县慈善协会按照省慈善协会的要求,一手抓巩固提高,一手抓创建拓展,在可持续运营上下功夫。在每个创建村社都建立了“四个一点”运营经费筹措机制。

  “全县每年都集中开展一次线上线下慈善募集,少则七八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慈善募集占村社幸福家园运营经费的60%左右。有了这近60%的垫底资金,再加上民政部门的政府投入,村集体经济的补贴和老人们的自费缴纳,就基本保障了老人餐厅的可持续运营。”米脂县慈善协会秘书长柴天禄补充道。

  “尽管米脂县经济基础薄弱、慈善资源匮乏,但县慈善协会一班人责任担当的为民情怀、克难攻坚的实干精神,为脱贫县慈善幸福家园建设创立了可持续运营的模式,其经验值得在全市推广。”刘洪总结了米脂县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作的三条经验:一是县委、县政府推动支持力度大,二是慈善互助金募集工作扎实,三是融合建设运营成效显著。

  (作者系省慈善协会副会长)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米脂县 慈善 捐赠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