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陈长发 记者 唐冰)近日,在安康市平利县,一辆特殊的“直通车”正穿梭于城镇社区、田间地头,不运货物,只传民声——这就是平利县政协创新打造的“协手连心”民意直通车。其以独特的运行机制,将散落在民间的“金点子”汇聚成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过去,政协委员履职往往以个体为主,难以形成合力。平利县政协通过建立“三级联动”机制,构建起主席会议统筹引领、专委会与联络组协同推进、全体委员共同参与的新格局。在这一机制下,主席会议成员不仅定期研究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更带头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各专委会和镇联络组负责人积极组织深度调研,搭建沟通桥梁;广大政协委员则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优势,既当群众的“知心人”,收集原汁原味的民意,又做问题的“研究员”,通过“解剖麻雀”提出高质量建议。这种上下联动、层层示范的工作模式,真正实现了从“履职独奏”到“协商合唱”的转变。
“优质的建议来源于广阔的信息渠道和严谨的工作流程。平利县政协打通了委员日常收集、政协成果转化、网络信息筛选三大主渠道,构建起立体化、多元化的信息收集网络。”平利县政协主席李长国表示,在拓展信息来源的同时,平利县政协更在提升信息质量上下功夫,引导委员恪守“不调研不建言”的原则,建立起“收集—初审—复审—审批”的四级审核机制,严把政治关、政策关、事实关、内容关、文字关,确保每一份建言都经得起推敲,每一项建议都具有可操作性。
通过定期评估,及时向委员反馈信息采纳情况,并对重点信息进行跟踪督办,实现了从“要我履职”到“我要履职”的转变,真正激活了委员履职的“一池春水”。“协手连心”民意直通车运行以来,已收集信息200余条,采编报送184条。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信息”,正在平利大地上书写着改善民生、助力发展的“大文章”。《支持将八仙正阳片区打造为省级康养旅居示范带》的建议,以其前瞻性和可行性,已进入省市“十五五”规划编制视野;《关于加大电商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精准切中发展痛点,直接推动了相关支持政策的研讨制定;《将平利龙头国漆工艺品打造为陕西国礼》的建议,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而《治理渡正路高危边坡》等建议,则实实在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