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政协委员谭正晏:让流量载茶香,为紫阳振兴“开麦”

2025-11-07 10:30:21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流量是‘桥’,能连深山与闹市;担当是‘笔’,可书青春与乡愁。”...

  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陈浩轩 记者 唐冰)“流量是‘桥’,能连深山与闹市;担当是‘笔’,可书青春与乡愁。”在秦巴山区紫阳县,1998年出生的谭正晏用拥有220万粉丝的账号,书写了95后政协委员的履职答卷。这位从瓦庙镇走出的抖音达人,以文旅推介官与政协委员的双重身份,借助流量让紫阳茶香飘向全国,助力乡村振兴在指尖焕发生机。

  基层履职从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把政策的“大蓝图”转化为群众的“好日子”。紫阳县《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培育农村新网红”,谭正晏便成了政策落地的“先行者”。在2025年“紫阳开麦吧!茶乡”活动中,她既是参赛选手,更是家乡“代言人”——比赛间隙无偿开展直播20余场,从富硒茶非遗冲泡技艺到紫阳山水风光,将家乡风物娓娓道来;单场直播为县文旅账号引流超1万人次,用实际行动呼应“打造百村千人传播队伍”的部署。“政协委员的责任,就是把家乡的好与政策的暖‘传播’给世界听。”她的话质朴却有力。

  相较于单纯追求流量变现,她更看重“流量回归乡土,助力乡贤兴业”;在她看来,粉丝数量远不如“带动农户致富”实在。作为全国富硒产业强县,紫阳县2025年茶叶综合产值预计达70亿元,这背后也蕴含着谭正晏的“流量密码”。她在“开麦吧茶乡”活动的“直播带货”环节中,带动当地农特产品线上销量增长45%,惠及120余户农户。文化赋能更显长效,她改编的《我在紫阳等着你》将紫阳山水写入旋律,抖音播放量超5000万次,真正让“土特产”焕发“新魅力”,让“乡音”成为“广受欢迎的知音”。2025年清明假期,紫阳游客量同比增长101%,其中70%来自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引流转化,民宿入住率连续三周满员,线上关注切实转化为了线下振兴的实效。

  好经验要“推广得开”,真方法得“扎根得深”。谭正晏探索的“委员+IP+流量+产业”模式,为秦巴山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她不做照搬照抄的“复印机”,而是将“茶叶地理标志认证升级”等政策要点,转化为“检测vlog”等通俗易懂的内容;她无偿开放个人创作的200余条视频素材,协助打造县级公共素材库,有效降低了基层宣传成本;眼下,她还计划建立“主播+合作社+农户”的产销链路,让流量红利直达田间地头。在她带动下,瓦庙镇新媒体传播者已从3人增至16人,形成了“一人带一群,一群活一镇”的良好效应。

  年轻委员的“新”,不在年龄在方法;履职的“实”,不在表态在实干。谭正晏不仅是“宣传员”,更是“实践者”:她积极参与“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专题调研;组织开展3场新媒体技能培训,成功培育23名基层主播。她用行动证明,新时代政协委员可以是政策的“解说员”、民意的“反映者”,更能成为发展的“推动者”。

  茶因山而香,镇因网而兴,人因担当而强。谭正晏以流量为笔、以热爱为墨,正努力让紫阳文化“活”起来、文旅“火”起来。这份青春答卷印证:乡村振兴的“密码”,既藏在深山的好茶里,也握在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手中,更写在扎根基层的委员的担当与实干里。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政协委员 谭正晏 紫阳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