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西安西咸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一带一路”生物健康农业国际研讨会上,岐山县政协委员宣世荣应邀作专题报告,题为《植物源木质纤维肥料化利用》。该报告系统提出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生产高品质有机肥料、土壤修复剂与改良剂,为实现农业碳减排、化肥农药减量以及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对推动绿色低碳农业转型、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次研讨会由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陕西省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主办,“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陕西)联盟、丝绸之路生物健康农业产业联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开幕式由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副主任王学立主持。陕西省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侯小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巴基斯坦科学技术部部长办公室主任沙基尔·阿尔沙德博士,白俄罗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艾克桑德·乌斯朋斯基博士分别致辞。研讨会吸引了来自白俄罗斯、泰国、巴基斯坦、阿拉伯地区、东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约300人参加。

宣世荣长期扎根农业生产一线,专注于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土壤改良工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成教学院及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他主导创新的“枝条(秸秆)生物有机肥研发与应用”,荣获2021年度陕西省林业科技成果一等奖和2023年度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相关技术成果已从陕西省推广至辽宁、河北、宁夏、内蒙古等多个省区,在农田、设施农业、果园、沙地、盐碱地等不同条件下均展现出显著的改良效果。宣世荣通过将农林废弃物全量化、资源化利用,转化为优质有机肥、土壤修复剂和改良剂,实现了“变废为宝”,既清洁了农村人居环境,又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与实践支撑。(田力)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