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罗忠雅 记者 唐冰)“通过改造升级,这里道路明显拓宽了,出行和经营都方便多了,真是办了件大好事!”近日,在宁陕县城关池路县教体局路段附近经营商铺的王大姐满脸笑容地分享着内心的喜悦。曾经,路窄通行不畅的状况让她愁眉不展,大风天里行道树枯枝败叶掉落,严重影响店里的生意。而如今,道路的改造升级让她终于安下了心。王大姐的心里话,正是周边群众对这条道路改造后的真切认可与满意的生动写照。
改造前的关池路县教体局路段,无疑是周边群众的一块“心病”。作为交通枢纽,这里车流量、人流量极大,狭窄的道路与宁陕美食一条街出入口交汇,早晚高峰拥堵成了常态。每到上下班、上下学的高峰时段,车辆排起长龙,行人出行受阻。更让人揪心的是,路旁高20米左右的行道树树冠与高压线、网线缠绕,树枝老化严重,大风暴雨天气时常发生树枝断裂现象,给群众出行和商户经营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县政协委员张雪、黄国坤、周华等5位委员,因工作需要频繁往返该路段,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潜在的风险,深知群众的出行安全是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于是,他们共同聚焦群众出行及安全问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先后走访商户12家、居民20余人,每到一处,都耐心倾听大家的心声,详细记录下行人过街不便、夜间照明不足等出行难题,了解大家对道路安全的种种担忧,最终汇总梳理形成详实的社情民意信息。
这份饱含民生温度的建议很快就转化为了具体行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县住建局牵头落实。本次改造路段全长245.8米,宽度9至10米。在规划设计上,充分立足群众出行需求和城市发展实际全方位考量,涵盖了人行道及局部车行道改造、照明及附属设施配套、透视围墙建设、窨井盖更换等多个方面。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道路改造,更是一场关乎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的攻坚战。
在施工过程中,“民生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为了把施工对群众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县住建局采用了“夜间移树+错峰拓路”模式。深夜里,当大多数人都在睡梦中时,施工人员正借着灯光紧张作业。他们就像一群默默的守护者,在黑暗中为群众的安全出行而努力着。一个夜晚隐患树木就被全部安全移除。白天,施工人员又合理划分施工区域,有序推进各项工程。县住建局负责人辛长生说:“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抢工期更要保质量,就想让群众早点走上放心路。”
如今的关池路,已然焕然一新。机动车道拓宽至双向通行标准,交通标识标线规范清晰,机非分离保障了通行安全。曾经老化的行道树全部移除,管线实现了规范梳理,安全隐患彻底消除。每到早晚高峰时段,车辆通行有序,拥堵现象基本消除。每天开车送孩子上学的刘先生深有感触:“现在这条路又宽又平整,开车再也不用堵在这儿了,走路也踏实,心里特别敞亮!”
“看到建议落地见效,群众满意舒心,就是委员履职的最大价值。”张雪委员每次路过改造后的路段,都会留意群众的通行状态。从收集民意到推动落实,从隐患整治到功能升级,宁陕县政协以履职实效架起了民心桥梁。这条新拓宽的道路,不仅疏通了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更承载着政协组织与委员对群众的深情牵挂,书写了一份“为民履职”的温暖答卷。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