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王雅 记者 韩永国)六月的关中大地,麦浪翻滚,生机盎然。近日,咸阳市政协主席李晓静带领一支精干的调研小队,轻装简从,深入泾阳、武功两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调研。“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成为这次调研的鲜明特色,这场调研中的每个细节,都折射出新时代政协工作的崭新气象。
轻车简从察实情
清晨,一辆普通的五座小汽车驶入在泾阳县"正悦驿站"青年界委员工作室。没有繁复的接待流程,没有寒暄客套,调研组直奔主题,现场翻阅活动记录,与委员面对面交流。
推开工作室玻璃门,调研组谢绝了准备好的欢迎词和汇报材料。"近期的协商会都有多少委员参加?""协商结果落实得怎么样?"突如其来的二连问,让工作室负责人真切感受到这次调研的"不一样"。作为工作室负责人,她经历过不少调研,但这样单刀直入、直击要害的提问还是头一遭。
"我们要看的不是材料有多厚,而是工作有多实。"李晓静边走边查看委员履职档案,边详细询问协商工作开展情况。她随机从档案柜中抽出三本不同时期的协商记录本,当看到详细记录的协商成果转化情况时,立即要求调阅相关部门的落实反馈材料。
"以往接待调研总要准备汇报材料、安排参观路线,这次直接看工作实绩、问实际效果,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求真务实的新风。"工作室负责人感慨地说。
"这次调研我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搞层层陪同,不增加基层负担。"调研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泾阳县调研期间,随行人员始终控制在最低限度:1名政协工作人员负责协调,2名专委会负责人提供专业支持,1名记录员负责全程纪实。
深入一线解难题
在县政协机关,李晓静详细询问协商民主工作开展情况,重点了解"智慧政协"平台运行效果。在与住县市政协委员座谈时,她要求县政协要搭建好政企沟通平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政协委员要当好'双重角色',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积极建言献策。"李晓静在调研中表示,她特别关注委员读书活动开展情况,指出这是提升履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拓宽知识视野。
在座谈交流中,几个务实高效的细节令人耳目一新:会场严格执行"三不"标准——不摆放鲜花、不悬挂会标、不提供瓶装水,与会人员统一自带水杯;发言实行"5分钟限时制",要求开门见山、言之有物;会议材料全面推行"无纸化",通过政务云平台提前发送电子文档。
"调研时间压缩了,但内容更充实了、效率也更高了。"武功县政协主席谢保卫说,县政协也将修订调研及会议制度,建立"三不"原则:不念稿、不超时、不讲空话,让协商座谈的质效实现"双提升"。
“整个调研过程坚持"三避免"原则。”调研组表示,避免重复调研,对已掌握情况不再重复走访;避免反复调研,一次性摸清问题症结;避免扩大调研范围,严格控制调研规模和时长,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调研真正成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的"连心桥"。
成果转化促长效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调研期间,调研组严格执行食宿标准。李晓静在调研中多次表示,从一顿简单的工作餐到一场务实的座谈会,从精简的调研队伍到高效的会议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是作风建设的试金石。
"不是简单记录就完事,要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思考解决的路径。"调研间隙,李晓静指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对调研组其他工作人员说。她表示,及时总结梳理当天调研遇到的问题,尽量采用"当日事当日毕"工作法,确保调研发现的问题不过夜、不积压。
调研结束后,咸阳市政协立即召开党组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固化了调研成果:严格调研规模,市一级调研随行不超过3人;规范调研流程,推行"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工作法;强化成果运用,建立调研建议落实反馈机制。
"这次调研给我们最深的启示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李晓静在总结会上指出,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作风建设深度融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续擦亮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政治本色,以优良作风推动新时代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