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品牌行·委员说 | 为黄龙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3 19:33:05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蜜蜂的勤劳精神感染了我,我要让黄龙蜂蜜成为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

  黄龙县政协委员、利峰土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宾

  从建筑行业到蜂业领域,李宾的转型之路源于对蜜蜂精神的敬仰与对家乡发展的责任。先后建成标准化厂房,引入国际先进生产线,开发蜂蜜面膜、口红、洗护用品、蜂蜜酒等深加工产品,构建“蜂巢党建”模式,以蜜蜂的团结协作精神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企业先后荣获“全国蜂业大赛金奖”和“全国蜂农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称号;个人被评为“延安市产业扶贫先锋”“蜂业工匠突出贡献人物”等荣誉称号。

  黄龙蜂蜜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黄龙县林草覆盖率高达92%,植物种类高达645种,有各种蜜源植物300余种,为养蜂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截止2024年,全县养蜂数量已达9.3万箱,年产蜂蜜1450吨,蜂产品年产值超过7600万元。养蜂产业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还带动了蜂具制造、蜂蜜加工、物流运输等周边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为蜂蜜产业发展建言

  “蜜蜂的勤劳精神感染了我,我要让黄龙蜂蜜成为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李宾建议,要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专家工作站,深化与西北大学、中国农科院合作,研发医用级蜂胶、益生菌蜂蜜等功能性产品,推动蜂产品向高端化、科技化迈进;要拓展产业边界,以中蜂产业园为核心,打造“蜂旅研学”基地,开展蜜蜂养殖科普、蜂蜜制作体验等活动,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要开拓全球市场,建立全程溯源体系,通过高端商超、跨境电商等渠道,将黄龙蜂蜜推向国际市场。要完善产业生态,持续推广“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发展蜂箱制造、蜂机具服务等配套产业,降低农户成本,带动更多人共享产业红利。

  黄龙县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许新平

  许新平曾在1996年至2019年从事核桃产业开发,在攻克了嫁接技术难关,消除瓶颈制约的基础上,致力核桃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倾心核桃抗寒耐冻技术攻关,狠抓技术培训、推广、普及工作,主持制定《渭北无公害核桃生产管理技术规范》(DB61/T1042-2016)被认定为陕西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黄龙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黄龙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结合部,是国内核桃优生区域和渭北地区唯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的县份。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国家级矮化核桃标准化示范区”。截至2023年,全县已培育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3个,省级核桃示范基地5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8个,县级标准化核桃生产示范基地10个,核桃专业合作社13个,共有核桃面积16.9万亩,核桃总产量8400吨,产值1.26亿元。

  为黄龙核桃产业发展建言

  “目前,黄龙核桃产业受市场冲击和自然灾害影响,价格低迷。”针对这一问题,许新平建议,发挥核桃协学会和龙头企业作用,积极研究实施核桃精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解决核农销路不畅和价格下滑等问题;抓住外贸关税波动导致核桃价格上扬、国内外市场畅销的机遇,组织力量打响品牌,扩大销售渠道,保护核农利益,重振黄龙乃至陕西核桃产业;强化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引入优质良种及前沿种植技术,全面提升核桃品质产量,筑牢产业根基,抵御市场与自然双重风险。

  黄龙县政协委员、延安龙果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良

  刘金良一直秉承以科技服务“三农”、以产业带动发展的理念,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努力打造精品,助力产业发展,先后在黄龙县建成120余亩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园区,集成科普研学与良种繁育功能;打造120余亩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形成“林药间作”生态种植模式;改造标准化连翘茶厂,实现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于2024年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中药材产业链建设链主企业,并于2025年列入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重点建设项目。

  黄龙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黄龙县自然资源丰富,野生中药材种类繁多,有128科331种各类中药材品种分布。目前,黄龙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县政府连续四年在中药材人工种植和野生抚育方面拿出政策性补贴,全县人工种植中药材3.7万亩,野生抚育5万亩,初步形成了“县有园区、乡有基地、户有药田”的发展格局,产业规模稳居陕北各县之首。

  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言

  “如今老百姓对于中药材产业的认可度和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苦药材’也能挣出‘甜日子’!”刘金良建议,要在中药材收购、初加工及附属产品的研发加工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引领带动及科技示范作用;要在中药材良种繁育推广及品牌塑造宣传方面持续发力,培养和引进中药材加工方面的龙头企业,做出黄龙县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品种和衍生产品;要在中药材产业链建设方面延链补链,拓宽中药材加工销售市场以及产品知名度,更好地为老百姓增收致富拓宽道路。

  黄龙县政协委员、文旅局副局长:屈海军

  多年来,屈海军持续深挖黄龙县文化元素和历史印迹,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通过“印象黄龙”等系列演出及“村晚”活动,打造四季旅游主题;推出“研学小镇”等特色项目和赛事,深化“多元产业+旅游”新业态。利用黄龙政协“委员说”抖音平台开展公益助农直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旅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以及政协委员的为民情怀。

  黄龙文旅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黄龙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文旅带动、全面振兴”发展战略,全面整合县域文旅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壮大生态经济、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以文旅产业驱动县域经济增长。如今,黄龙生态旅游产业被确立为黄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县一策”首位产业,并荣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陕西省旅游示范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为黄龙文旅产业发展建言

  “文旅融合是推动现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屈海军建议,立足当前文旅市场实际,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产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升级,深度挖掘特色文旅资源,打造差异化、多样化的文旅产品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强化宣传推广与精准营销力度,提升文旅产品的知名度与吸引力;加大对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吸引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文旅人才队伍,为打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旅游产业强劲、乡村风貌美丽、民众生活富裕的生态经济强县,贡献文旅力量。

  黄龙县政协委员、延安旅游(集团)黄龙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霜

  作为中国饭店业职业经理人的孙霜,从事旅游饭店行业10余年,为锦绣黄龙生态假日酒店高点起步、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孙霜从专业视角出发,精心雕琢酒店团队、服务品质与产品体系,引领黄龙县酒店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在她的带领下,酒店成功获评国家四星级旅游饭店,不仅填补了黄龙县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程中的星级酒店空白,更成为当地唯一的高星级酒店和重要旅游接待场所。

  黄龙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黄龙县以生态旅游著称,先后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景区7个。近年来,黄龙县聚力四大体系建设,以康养度假为主线,科普研学、休闲体育、绿色培训为支撑的生态旅游更具引力。持续深化五大提升计划,强化功能配套、文体赋能、服务保障、多元融合,加大旅游产业区域联动,以高品质旅游业态增强吸客能力、释放消费潜力。住在黄龙有了更加生动的沉浸式体验,科普研学有内涵更有热度,休闲体育有魅力更有激情,绿色培训有深度更有认同。

  为黄龙旅游产业发展建言

  “如何让黄龙这块生态旅游宝地‘被知道’‘被看见’‘被体验’,是当下黄龙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与难题。”孙霜建议,在注重产业发展建设的同时,要重视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与特色培育,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优化服务体系升级游客体验,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矩阵;融合科技元素,推出沉浸式夜游项目,通过光影艺术再现黄龙神话传说,提升夜间旅游消费场景;构建“主IP+子IP”体系,以黄龙自然景观为核心IP,孵化系列文创形象,开发IP联名餐饮、住宿、伴手礼,形成全产业链价值延伸。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黄龙 委员 蜜蜂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