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翁军 记者 唐冰)“‘千里眼’‘顺风耳’ 兼而有之,咱政协委员简直就是 ‘孙悟空’。”6月20日,汉滨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室组织10余名委员前往石梯镇双联村,开展“千桃万兴・情系农村”公益助农活动,既义购鲜桃、又建言献策,为践行创新“六进六促”机制探索出一条可循之路。
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石梯镇,有一座陡峭的花果山,山连着山,山的后面还连着一座座瓜熟果香的“花果山”。不久前,钱广委员听闻“花果山”的桃子桃汁浓稠如蜜,咬一口便牵丝挂齿,便将这一抖音讯息在微信工作群里传开。“我去”“我要买”“我要为这桃子代言”……瞬间,委员们激情高涨,纷纷响应要去“摘桃子”。
来到桃园,联兴家庭农场负责人周青财见到这些“不速之客”,黝黑的脸上绽放出笑容,他递过一颗沾着露水的五月桃,说道:“请尝尝,不甜不要钱。”委员们提着竹篮步入桃林,颗颗饱满的桃子压弯枝头,清甜的香气弥漫四周,仿佛置身于“蟠桃园”。咬上一口,鲜嫩多汁的清甜瞬间在口中化开,令人沉醉。拍照、打卡,这里成了朋友圈啧啧称奇的“仙境”。
据介绍,这里以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山高路险,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村庄发展步履维艰。然而,汉江边独特的地理位置——光照足、水分丰,使得这里结出的桃子甜味十足。土生土长的周青财脱贫后始终惦记着家乡的发展,他积极响应“万企兴万村”号召,开荒建起了“蟠桃园”。
创业之路充满艰难险阻。刚种下的桃树,由于土壤板结严重,几乎挂不住果。周青财蹲在桃树旁,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开垦荒地、改良土壤、良种嫁接、科学管护……硬是把石头山变成了富裕田。“这桃子是他们夫妻俩的命根子。”村干部感慨道。
如今,40余亩桃园已初具规模。然而,丰产了,销路却成了问题。以往,周青财挑着担子卖桃子,现在儿子开着车子卖桃子,但始终走不了量。好在有新媒体达人的友情加持,镜头里挂满枝头的诱人桃子瞬间引爆网络。老周和小周不仅卖桃子,还在直播间讲述石梯故事——有村民采摘时涨红的脸庞、有晨露打湿的青果、有闲逸的农家生活……荧屏内外传递着乡土的温度、振兴的热度,实现了“万企兴万村”与“数字经济”的双向联动。
兴村有方,委员有爱。汉滨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室积极践行汉滨区政协创新的委员联社区(村)“六进六促”机制,开展融合公益联谊活动,一边积极调研建言献策,提出建冷库延长保鲜时间的建议;一边开展公益消费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农兴农。
纵有千仞险,再无百丈陡。如今的双联村,从昔日的山陡地瘠、发展艰难,到如今硕果盈枝、村美民富,白墙黛瓦的新居在葱郁桃林中若隐若现。石梯镇以此为一个缩影,正全面描绘着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