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叠翠映镇坪 群贤献策谋发展 ——镇坪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发言侧记

2025-04-26 21:34:57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4月26日,镇坪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8名政协委员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围绕生态经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建真言、谋实策,为高质量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注入智慧动能。...

  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庞浩楠 记者 唐冰)巴山叠翠春意浓,群贤毕至话振兴。4月26日,镇坪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8名政协委员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围绕生态经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建真言、谋实策,为高质量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注入智慧动能。

  近年来,镇坪县依托“三省交汇”区位优势,借力巫镇高速通车及跨区域合作深化,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针对如何将地理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刘玉萍委员建议:以“两山”转化示范区为抓手,联动重庆巫溪、湖北竹溪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争创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构建“1小时交通圈”,建设冷链物流走廊和三省边贸集散中心,升级交通网络赋能边贸经济;整合“中国长寿文化之乡”资源,联合制定富硒产业标准、共建国家级检测中心,打造“自然国心”文旅环线;四是深化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跨省互认共享,加速要素聚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突破。

  2024年镇坪县接待游客122.5万人次,旅游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1.9%,入选“中国最美县域”,全域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面临基础设施滞后、品牌影响不足等制约。贺孝成委员建议:加快旅游专线建设,实施民宿集群工程,完善智慧服务设施;深化“自然国心·长寿镇坪”资源整合,打造康旅示范带,开发四季文旅产品,强化区域营销;设立旅游专项资金,建设大数据中心和人才实训基地,推行特许经营机制,以生态优势转化富民强县动能。

  镇坪县依托“巴山药乡”“中国长寿文化之乡”资源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然而,农业产业“小而散”、科研推广与生产结合不紧密、带农益农机制活力不足等问题仍存。谢小燕委员建议:立足特色资源,以“党支部+集体经济+农户”模式构建产业集群,推动黄连、百合等产业链式发展;加速农文旅融合,开发观光园、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打造非遗体验、网红直播基地;培育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完善“订单农业+合作社+农户”机制,延链补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强化人才支撑,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体系,激发乡村产业活力,走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镇坪县黄连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华坪镇获“中国黄连第一镇”称号,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但面临品种杂乱、产业链短、要素支撑不足等瓶颈。李刚委员建议:联合高校建立种苗认证体系,打造国家级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饮片加工、配方颗粒等精深加工;开发“种连体验—药膳康养”文旅路线。强化要素保障,设立产业基金、优化种植补贴,定向培育技术人才,推动黄连纳入省级战略药材储备,联合组建产业联盟,以全链思维构建十亿级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镇坪县构建三级田长体系,近两年累计整改流失耕地8200余亩,守牢5.72万亩耕地红线和3.2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通过“天上看+地上查”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形成有力震慑。面对保护与发展矛盾、耕地质量提升难等挑战,杨勇委员建议:压实责任链,深化党政同责考核和部门协同机制;严守数量红线,严格占补平衡和节约用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推进耕作层改良;四是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激发耕地保护内生动力。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深刻变革,人们生活节奏显著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不良情绪如阴霾般在人群中蔓延,心理疾病发生率不断攀升。对此,胡梦玲建议: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引领支持,将心理教练纳入教师培训,给予政策保障;多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联合义工协会、工会、共青团等,将心理教练融入日常工作;企业家助力发展,通过设立奖学金、整合资源,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营造全社会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镇坪县保密工作在县委领导下成效显著,通过“保姆式”教育培训化解风险,未发生重大失泄密案件,保密宣传微视频获省级奖项,经验在全省推广,保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然而,基层保密违法问题仍不容忽视。为此,刘晓艳委员建议:抓牢“一把手工程”,确定专人管理,层层夯实责任,强化培训并留存资料;配齐涉密设备,专机专用,定期排查隐患,加强个人手机管理,严格密件闭环管理;严格定密和知悉范围管理,避免随意扩大知悉范围。

  镇坪县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获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个、有机农产品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认定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但品牌意识不强、精品不足、声誉不响等问题仍存。对此,金先宏委员建议:要统筹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激励和全产业链融合;构建“公共+企业+产品”三级品牌体系,加速“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园区承载力和科技支撑力,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创新“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深挖地域文化赋能品牌内涵;完善监管机制,建立质量信用体系和全链条服务体系。

  台上,言辞恳切,真知灼见频现。台下,凝神静听,激发广泛共鸣。真诚的交流,精彩的建言,凝聚了政协委员的智慧与力量,奏响了新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镇坪县政协 十届四次会议 委员发言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