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翁军 记者 唐冰)安康市汉滨区建民街道徐家沟村,有一条蜿蜒的长沟,溪水潺潺相伴。
去年夏季,一场强降雨,让这条平日温顺的溪水瞬间暴涨,阻断了孩子们的上学路。四十名孩子只能蹲在路边,无奈地把鞋塞进书包,光着脚丫艰难地踩进浑浊的溪流。这一令人揪心的场景,恰巧被汉滨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室第一召集人目睹。当时,有个小姑娘的凉鞋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她急得蹲在石头上直抹眼泪。
自从高铁施工开始,村里三公里多的水泥路不堪重负,被一辆辆重车压得支离破碎,坑坑洼洼。回想起那场暴雨,68岁的村民徐建国仍心有余悸。他为了送重感冒的孙子去卫生室看病,无奈之下只能背着孩子在积水中艰难前行。
堵点,就是民情。联村的汉滨区工商联会同政协委员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关乎民生的细节。翻开沾着泥点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一系列扎心的数字:雨季水位最深可达一尺多,摩托车、自行车因路况不佳滑倒的事故屡见不鲜,还有一位老人不慎摔倒导致骨折。最让人揪心的是村小校长的无奈诉说:“孩子们上学非要脱鞋不可,冬天小脚丫被冻得通红,夏天又得时刻提防水蛇的威胁。”
知民情、了民意、解民忧,汉滨区政协工商联委员工作室围绕“六进六促”创新工作机制,召集相关企业委员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献爱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委员们遵循有益探索的321工作法,即立足本职原点、聚焦社会堵点、倾力化解堵点,上接政策天线、下守法纪底线,秉承“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一边倾囊支持村“千万工程”建设,一边慰问看望少年儿童,面对面地开展“一线协商”,他们会同村干部一起,多次前往高铁项目部反映情况、沟通解决办法。“咱当爹当娘的,谁愿意自家娃子天天蹚冷水?这安全问题可怎么保障啊!”村委会监委会主任汪凤芝说到动情处,声音都在微微打颤。
在各方的努力下,协商由高铁项目部出资修建三座过水桥,以解决群众急盼之忧。动工那天,陈奶奶拄着拐杖来到现场,眼神里满是期待,她坚定地当起了“监工”,反复叮咛:“桥墩子可得打牢靠,别再让水冲了娃娃们的上学路。”
终于,在今年桃花盛开的春季,三座坚固的水泥桥稳稳地横跨在溪流之上。阳光下,孩子们穿着运动鞋开开心心地蹦跳着过桥,鞋帮上连个泥点都没有。
当初对施工最为不满、吵得最凶的徐建国,如今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见到人就忍不住念叨:“那天对着施工队甩脸子,真是不好意思……我要当一名护桥的志愿者,守护好这三座承载着孩子们希望的桥。”
“三座桥的建成,不仅是汉滨区政协‘协商在一线’工作法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民生无小事’的具体注脚。”汉滨区建民街道联村负责同志肯定道,这三座桥承载着的不仅是孩子们的脚步,更是对民生的关怀与承诺。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