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凡銆摄
10月20日上午,省政协召开“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专题协商会。
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省委会副主委,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税系主任孔军发言:
一、分层梳理区县债务情况,摸排各级债务风险。建议由财政部门牵头,从省级穿透至区县,了解区县具体债务情况,关注债务性质,尤其是统计平台公司所承担的隐性负债,以及区县财政的资金安排和收支匹配情况。通过筛查统计,系统掌握区县债务情况,做到全盘掌握、统筹考虑。
二、由省级财政统筹协调,合理控制区县负债规模。对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要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降低整体债务规模。要严格控制项目审批,谨防出现“半拉子”工程,增加债务负担。同时,对专项债的用途严格限制,做到专款专用。
三、积极协调市场化金融机构,以低成本融资置换高息贷款。省级财政部门和金融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市场化金融机构,对于区县重点项目,尽可能以合规合理的低息信贷产品置换高息贷款,减少债务成本,降低债务风险。
四、重点关注债务风险较高、投资体量较大的承债项目。对于大型承债项目,要定期跟踪,建立项目债务管理的市、区(县)协调工作机制,合理配置承债资金,按计划完成项目投资任务。要引导区县财政做好应急预案,避免风险传递扩散。
五、吸收多元化社会资本入股,降低经营类项目债务风险。针对收益率较高的经营类项目,可鼓励社会资本入股,增加项目资本金规模,改善社会资本的流动性和地方政府的流动性,降低项目负债率。也可通过股权合作,吸收盈利能力更强的社会资本参与区县项目资产运营,提高资产盈利能力,降低区县偿债压力。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