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言 | 赵红:加大保护力度延续古老“汉中之音”

2022-04-06 09:52:01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汉调桄桄是汉中地方剧种,已有600年的历史,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汉中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汉调桄桄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

赵红委员

  □ 记者 谢昊天 康斌 张涵博

  汉调桄桄是汉中地方剧种,已有600年的历史,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汉中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汉调桄桄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

  汉中市政协委员、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表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是汉调桄桄唯一的专业演出团体,目前共有演职人员79人。近年来,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健全机制,成立演出科,加强戏曲进校园演出及传戏活动,文化部每年也给予濒临剧种公益演出场次,推进汉调桄桄的传承和保护。但由于经费不足、演员传承断代和生存空间狭小等,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缺乏立足长远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和长远发展之路。

  赵红建议,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证正常排练演出场地,为常态化展示提供良好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工作队伍,为保护传承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要打造精品项目,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大力组织开展汉调桄桄展览、演出等宣传展示活动。要鼓励建设在线剧院、数字剧场,制作适合线上观演的秦腔剧目、动漫和影视剧等优秀作品,提高线上传播能力,培育发展线上演播新业态。要依靠有效的宣传,营造全民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赵红委员 保护 文化资源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