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平利县第九届委员会工作综述

2022-03-19 20:24:3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政协平利县第九届委员会工作综述...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一转眼间,九届县政协五年任期届满。过去五年,是平利县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五年,也是县政协服务大局、展现作为的五年。五年来,九届县政协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交出了一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政协答卷。

  协商议政活跃有序。紧扣中心工作,充分利用各类会议议政建言,五年来,累计召开县政协全体会议6次、常委会24次、主席会27次、各类专题协商会90余次。精心组织全会协商,委员们围绕“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等进行协商讨论,经归纳整理后形成意见建议270余条,提交大会发言材料49篇。县政协常委会、主席会、专委会围绕年度协商计划广泛协商、广开言路、广集民智,积极建言献策,营造了“有事好商量”的浓厚氛围。

  调研工作成果显著。调研前精选课题,调研中深入“解剖麻雀”,调研后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形成有价值、有见地的高质量调研成果。五年来,累计提交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农村“三变”改革、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中药材产业发展等调研报告共18份,提出的相关建议进入了党政决策程序。其中《关于城市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引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部分建议被县党代会报告吸纳,《关于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管理问题及对策》《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先后在《安康发展》刊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调研报告荣获全省政协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奖。

  协商机制更加完善。将协商民主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推进政治协商纵深开展。广泛征集协商议题,每年在广泛征求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年度协商议题。定期召开县政府、县政协工作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协商工作。建立县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县级党政部门对口协商制度,对口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更加活跃。县委于2019年将政协工作纳入各镇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促进了协商成果转化。

  监督视察扎实有力。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选择“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课题,组织委员开展专项视察,讲真话、建诤言。五年来,先后围绕城市创建、安置区建设和管理、平镇高速公路建设、“河长制”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平安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等工作,组织委员开展专项视察15次。部分县级部门和窗口单位聘请县政协委员担任特邀监督员,进一步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

  提案工作卓有成效。完善提案征集机制,采取业务培训、选题引导、会前调研等方式,着力提高提案质量。五年来,共审查立案408件,其中已经办理或基本办理的占立案总数的90.7%。完善提案办理机制,坚持重点提案县级领导领衔督办、专委会协同督办,加大提办双方面对面协商力度,会同县委政府督查部门联合督办,在县政协网站建立“红黄绿”提案管理系统,与县电视台联办“提案聚焦”栏目,促进了提案转化落实。解决搬迁安置区居民“菜篮子”问题、切实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爱机制、倡导移风易俗、在西大桥头和彩虹桥头安装红绿灯等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提案,都得到较好的办理落实。

  社情民意直陈民声。高度重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用委员视角,聚焦民情民意,反映社会热点。五年来,共编报《社情民意》68期。如《关于春节期间限放烟花爆竹》《关于脱贫攻坚搬迁安置的几点建议》《关于县城至关垭产业路建设及管理的建议》等社情民意,得到县委、县政府重视采纳。《关于解决农民工创业用电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几点建议》被市政协评为“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建立适应转型需求的居民阶梯电价动态调整机制的建议》《关于疫情影响下的民办幼儿园生存困境亟待关注》等社情民意被省政协办公厅采用,助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统战优势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大团结、大联合优势,加强与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发挥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委员的作用,及时反映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意见和要求,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注重发挥民间协会组织中政协委员的作用,支持县援少会、青创协会开展公益活动,助力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成立3个委员工作室,深入开展“委员活动日”等活动,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走进政协,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文史工作富有特色。围绕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与县文联联办《平利文学》政协专刊,会同县文联、书画摄影协会举办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书画摄影展,广泛凝聚正能量。持续做好文史资料征集工作,征集文史资料60余篇30余万字,配合省市政协做好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续编1999年至2020年《平利县政协简史》,充分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

  联谊交流广泛开展。五年来,配合省市政协开展脱贫攻坚、现代特色农业、全域旅游、优化营商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视察调研活动30余次。积极做好苏陕扶贫协作对口交流对接工作,深入开展医疗卫生、劳务招聘、爱心助学等系列帮扶活动,累计接待江苏、湖南、湖北等外地政协及省内政协来平考察团60多批次,既交流了工作,又宣传了平利。

  聚焦脱贫攻坚履职尽责。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作用,聚焦脱贫攻坚建言献策,先后印发了《关于发挥政协职能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民主监督脱贫攻坚工作暂行办法》。围绕社区工厂发展、农村“三变”改革、集中安置区管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内容开展调研视察,提交关于脱贫攻坚方面的调研报告10份、视察报告6份,共编报脱贫攻坚方面《社情民意》15期、形成大会发言材料10余篇,每年关于脱贫攻坚方面的提案占提案总数20%以上。

  发挥委员作用彰显担当。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充分发挥委员示范作用,组织委员通过送技术、送政策、送文化、帮产业、帮就业、帮学业等形式助力脱贫攻坚。与县电视台、政府网站联办“脱贫一线看委员”专栏,先后报道了27名委员助力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据不完全统计,委员资助贫困学生300余名、帮带贫困户1000余户、累计捐赠资金100余万元,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累计捐款16.6万元。

  投身经济建设成效突出。县政协班子成员认真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全面完成包联镇以及包抓的1个深度贫困村和3个贫困村脱贫任务。政协机关指导包联的西河镇三合村成立食用菌、养牛、花椒、油牡丹等专业合作社,建成“第一书记”扶贫超市,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县政协机关在全县脱贫攻坚年度考核中获得五连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2020年成功引进投资3500万元的嘉辉购物中心落户平利。

  政协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从严管理党员干部。建立健全24项制度,坚持制度管人管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脱贫攻坚和机关建设上。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执纪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两个薄弱”难题逐步破解。坚持破难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基层政协基础工作、人员力量“两个薄弱”问题,进一步增强政协履职能力。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提升”主题活动,扎实推进政协党建、调研协商、委员提案、社情民意、委员履职、政协宣传“六大提升”工作,政协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政协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强化政协常委和委员履职管理,制定了《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述职办法》《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委员履职考核评价办法》。注重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和政协镇联络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工作。注重发挥政协机关服务保障作用,不断加强政协机关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着力打造和谐有为的政协机关。强化政协工作宣传,传播政协好声音,营造了良好的政协工作氛围,县政协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讯员 万友 王家磊)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政协平利县 工作综述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