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紫阳县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泛团结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围绕中心谋事,精准履职干事,主动担当做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巩固
五年来,紫阳政协建立党组带头学、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集体学、委员培训学、机关全体学的学习制度体系。先后举办委员培训班5期、委员学习大讲堂6期,理论研讨会15次,机关学习会200余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精心组织“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向县委、县政府报送30余项重点协商成果,把党的领导贯彻政协履职全过程。切实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形成了“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政协党总支+机关党支部+各专委会临时党支部”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每年“七一”和“委员活动日”,依托临时党支部开展瞻仰红色革命遗址、送学送书进校园等主题党日活动,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深入协商议政建言资政成效更加明显
五年来,紫阳政协围绕县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群众生活的难点、社会治理的焦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提请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程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做到协商前有调研,协商中有党政部门和政协委员参与,协商后有成果报送和跟踪,确保协商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探索灵活多样的协商形式,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和专题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为重点,以基层协商、网络协商和远程协商为补充的协商议政格局。同时,在各镇及相关界别创建界别型、区域型、个人型政协委员工作室22个。创新建立大会发言议政品牌,组织委员累计撰写发言材料108篇,并以“精心组织大会发言,打造政协议政品牌”为题在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言。围绕脱贫攻坚、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议题开展调研活动60余次,形成协商报告34篇。其中《紫阳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调研报告》《关于对紫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初稿)的建议》《紫阳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调研报告》得到县委书记惠军民的批示肯定,被县委办转发至各相关镇、部门借鉴参考,部分建议被吸收到全县“十四五”规划中。《“人情风”泛滥成因及治理建议的调研报告》被《安康发展》予以刊发。《紫阳县红色文化挖掘传承与保护利用情况调研报告》获2019年度全市党委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
牢记为民宗旨民主监督实效显著增强
五年来,紫阳政协始终恪守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思想,提请县委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政协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紧紧围绕全县发展重点、民生热点、社会焦点,引导委员注重调研,撰写精品提案,通过强化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开展提案办理“回头望”和开发提案管理微信小程序,促进了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双提高。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收到委员提案532件,经审查立案338件,办复率达到100%,办理结果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得到解决。坚持把收集社情民意贯穿于政协组织的各项调研、视察、例会中,收集整理涉及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社情民意信息286条。组织委员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七城联创、三级同创”工作进行专项监督,加强跟踪问效,推动工作落实。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养老服务等10个议题开展省、市、县政协三级联动专题监督,为党委、政府推动工作提供了参考。制定《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管理办法》,推荐10余名优秀政协委员到县纪委监委、法院、检察院等部门担任人民监督员,组织116名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和政协常委会,引导委员做好公交车收费、天然气定价、重要信访案件听证和平安建设“三率两度”社会评价等工作,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主动服务大局助推中心工作扎实有效
五年来,紫阳政协坚持把促进中心工作作为履职重点,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紫阳贡献力量。严格执行县级领导包抓脱贫攻坚“三个一”工作机制,班子成员定期召开包联片区工作会议,坚持每月到包联镇村督导检查,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所包联的两个镇和四个深度贫困村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全力推进政协机关包抓深度贫困村工作,累计为汉王镇农安村争取项目119个,投入资金1.01亿元。助力“百企帮百村”促脱贫行动,91家民营企业与98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投入8300余万元帮助6000多户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和创业就业,有效发挥了社会扶贫的带动作用。主席会议成员及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深入社区、企业、医院等疫情防控一线调研督导,走访企业指导帮扶复工复产。政协委员义无反顾积极投身宣传引导、核酸检测、监测排查、物资保障、稳产稳岗第一线,在危机中践行了初心使命,在行动中展现了责任担当,在大考中交出了优秀答卷。围绕国道541援建主动作为,城关至岚皋段竣工投入使用,汉王至和平段今年10月底前建成通车,县城任河咀过境段拓宽改造工程建成通车。
坚持改革创新凝聚共识工作更加深化
五年来,紫阳政协充分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着力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先后组织300余人次列席县政协相关会议、调研及联谊活动,进一步拓宽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政协参加单位和无党派人士交往。成功举办由政协委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同心共筑中国梦”——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诗歌征集及颁奖晚会,征集各类歌颂新中国辉煌成就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喜人业绩的诗歌126首,凝聚起爱党、爱国、爱政协的正能量。积极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组织少数民族、宗教界委员对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视察,围绕全县民族工作开展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县委、县政府参阅,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相关企业家开展“真情献爱心,民族大团结”捐款活动助力清真寺整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文史资料整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牵头成立了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制定了《文史资料征集编辑出版管理办法》《2017-2021文史资料整编规划》,为紫阳县文史资料编纂搭起了“四梁八柱”。收集35个县、市文史资料近1000册,并购置图书2000余册,建成县政协文史馆。严把政治、史实、文字关,编纂出版《紫阳古建遗存录》等12辑文史资料,共计400余万字,各类珍贵文史图片1000余张,实现了质量和数量的历史性突破。动员政协委员、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135万元恢复重建东来书院,累计接待读者5万余人次,开展文化交流和省内外考察活动60余次,主办或协办各类公益讲座、培训活动18期,传统书院治学育人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加强自身建设履职能力水平全面提升
紫阳政协以委员履职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坚持每年举办委员专题培训班,实现委员培训全覆盖。做好委员联络服务,依托专委会和各镇联络组,为委员日常履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创新制定《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评价办法》,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对委员出席会议、参加活动、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投身公益活动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激励委员主动担当作为,做好“委员作业”。五年来,政协委员累计捐款捐物860余万元支持地方建设,为民办实事300余件,带动16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少数民族界委员哈志刚成立的“老哈调解室”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治理品牌,工商界委员林红梅当选紫阳县第一位全国妇代会代表,妇联界委员许小玲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共青团界委员肖宝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张小红委员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郑远元、王思兰委员被省政协通报表彰,10名委员获得安康市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哈红黎委员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通讯员 刘效廉)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