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来昌荣)“截至今年6月底,通过全市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累计完成交易8776笔,交易额达471.56亿元。”7月13日,安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据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马劲柏就大家关注的“招标投标”“企业开办和注销”“政务服务”等方面工作进行通报介绍。
近年来,安康市高度重视公共资源交易和招标投标工作,将构建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作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点切实加以推进,目前,除汉滨区外,市本级及3个市属开发区、8县1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等公共资源,均已进入平台交易。
自2019年底以来,安康市逐步加快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推广应用进程。通过实施电子化交易,不仅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挂牌出让等交易活动更加公开透明,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使竞争更加充分有序,市场化配置效益显著提升。经统计,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累计实施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项目3329笔,累计为全市各级各单位节资增收39.82亿元。
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在企业办照登记服务方面,积极推行办理营业执照“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网上办照和微信办照实现当天办结,确需窗口办理的,凡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即办即取;各级政务大厅实现企业新设立第一套公章免费刻制,推行新办企业免费发放税务Ukey;全面推行企业名称登记自主申报制和告知承诺制,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服务平台”将名称登记自主申报与其他登记事项在企业新设立登记一并办理等,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
据了解,截至6月底,全市市场主体稳步增长,现实有市场主体23.6万户,上半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06万户,其中企业新增3827户,同比增长13.88%。
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安康市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网上服务能力和政务服务便利度明显提升。
发挥集中办理优势,对市级划转的249项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四减”标准,再造流程、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实现了审批服务由“物理集中”向“化学融合”转变。除涉及重大项目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事项外,90%的业务在科长层面即可审批办结,审批环节平均压缩30%以上;推行涉企信息和电子证照的共享应用,推进“告知承诺”“证照分离”“一业一证”等改革举措,办事材料平均压减率达30%以上;所有审批人员在政务大厅集中办公,窗口受理业务后立即转交后台审批,大幅缩短了资料、证照在大厅与部门间来回传递的时间,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平均压缩50%,医师资格证等10项业务从“限时办结”优化为“即来即办”;13项实现“全程网办”,“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许可”等业务打12345热线即可办理,企业群众办事跑路次数减少40%以上。
同时,对标国内、省内先进地区,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推行帮办代办服务,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制定帮办代办计划,截至6月底共帮办类服务事项600余件;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着力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急难愁盼”问题;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市县两级行政审批服务局与湖北、浙江、江苏、江西、山东、四川、重庆等地20余个市县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累计提供跨省通办咨询服务500余次,办理跨省通办业务60余件。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