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子烨)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着力打造体现政协特色的“党员+委员”学习教育模式,结合“书香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有关要求,4月16日,汉滨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熊建华带领部分政协委员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为期3天的党史学习教育。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16日下午,经过近8个小时的行程,政协委员们到达延安。怀着激动的心情,立即前往宝塔山,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广场、宝塔山景区、日本工农学校旧址。身处“中国革命的摇篮”,委员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回望峥嵘岁月,感悟延安精神,重温入党初心,开启了一场凝心铸魂的红色之旅。
随后委员们又观看了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孤苦伶仃的孩子、慈祥可亲的保育院长和保育员,以及在腥风血雨的战火中守护孩子的悲壮场面,共同构成这部常演常新、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巨作。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延安人民的大爱。
17日上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如期举行,讲座邀请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王今诚教授进行了一场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的生动课堂。
讲座中,王今诚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年救亡历史,用大量史实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详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的辉煌成就。整个讲座语言朴实、观点鲜明、内容丰富,使在场委员接受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党史学习教育,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17日下午,委员们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在这里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委员们依次参观了毛泽东种过的菜地,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央大礼堂。
现场参观完毕,在中央大礼堂门口,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冯教授带委员们重温了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部诞生于延安窑洞里的名篇,80多年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重温这部著作,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论述,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委员们来到习近平总书记下乡点—梁家河。在梁家河村史馆和知青窑前,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前,在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淤地坝前,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留下足迹的地方,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委员们认真倾听着习近平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历练故事,切实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与群众同甘共苦、勇于创新,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的共产党人精神。
本次区政协延安行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员及委员们身临其境感受了圣地延安的光辉岁月,重温了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好思想、好作风。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升党性修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传承延安精神,发扬和继承革命先辈优良传统,着力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上履职尽责,发挥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作用,尽心竭力为新时代汉滨追赶超越、引领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