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昌荣
4月16日,春雨浸润过的山城宁陕,空气中还透着些湿冷。这天上午,宁陕县公安局十一楼会议室内却气氛热烈,温暖如煦,县政协九届六次会议的“委员论坛”正在这里火热开讲。
每一场委员论坛,皆是资政建言的盛宴,令人充满期待。委员们围绕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实行转型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提出了真知灼见的对策建议。
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2020年,宁陕县工业经济呈现断崖式下滑,主要是因为占产值60%以上的矿产、石材企业,受秦岭生态保护政策调整,面临矿山关闭退出,传统工业发展受限,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步入低谷。
据县政协委员马玉平介绍,宁陕县内2家企业被列为关闭取缔对象、一家被列为调整标高、缩小采矿范围对象,均从去年6月开始之行产值‘0’申报。他表示:“加之疫情,上下游产业链恢复较慢,从原材料采购到市场销售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进入新时代,立足“十四五”,要坚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走绿色循环的发展路子,宁陕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马玉平建议,要以县域工业园区、飞地经济产业园、旬广工业园为依托,进行合理布局;加强调研服务,对企业复工生产、运行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积极协助解决、向上反馈,加强对重要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控,提高风险规避意识。要按照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延伸链条、提高档次的总体思路,培育一批主导产业明、实力雄厚、加工增值率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马玉平表示,在产业政策上要支持鼓励医药化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专利产品并投入规模化生产。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力度,做好税收、社保减免缓和稳岗、就业等政策落实工作,不断为工业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此次委员论坛上,共有6名委员围绕该主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发言。
秦长生委员建议,严明检测标准,盯紧“七种情形”,防止误判漏判,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方力量开展监测,实行村、镇、县三级监测网络化动态管理,用活用好七大基金,在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综合保障、扶志扶智、防贫保险方面落实落细。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宁江河与王晶晶两位委员建议加大环境整治投入,倡导垃圾分类,完善垃圾处理硬件设施,加大废弃循环利用,科学统筹、聚集众力,将辖内安全生产、综治维稳、森林防火、秸秆焚烧、道路安全、污染防治等工作久久为功的抓下去,持续推动生态宜居成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在人才振兴方面,黄运逸与靳悦菲委员建议,紧抓农业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机遇,落实好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政策,以内育和外引的方式,培育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农民、新企业家、新技术专家,以便为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胡理楷委员立足本地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建议完善农户生猪养殖良种体系,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养殖标准化、安全化,同时全面推进种养结合,对生猪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
此外,段登玮、刘杨、熊玮等委员还围绕市场监管、林下经济、困难职工帮扶等工作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近两小时的发言,既有对全县发展大局的议政建言,也有委员对于各自工作领域的思考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发挥了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