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学喜:创新驱动陕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12-23 09:23:3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工党陕西省委会副主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发言。
  陕西是中国的苹果主产区,其中洛川苹果、白水苹果的质量和价格是引领中国苹果市场行情的风向标,凸显了陕西苹果的重要地位。陕西也是苹果产业扩张快、低效果园改造任务重的省份,表现为苹果面积大、产量大和市场影响大,但总体效率和质量不高。国家苹果体系对陕西苹果与中国苹果、世界10个苹果强国间的要素效率比较表明,陕西苹果生产中土地产出率比全国平均高2.6个百分点...

  记者 杜静波 摄

  12月23日上午,陕西省政协围绕“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工党陕西省委会副主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发言。

  陕西是中国的苹果主产区,其中洛川苹果、白水苹果的质量和价格是引领中国苹果市场行情的风向标,凸显了陕西苹果的重要地位。陕西也是苹果产业扩张快、低效果园改造任务重的省份,表现为苹果面积大、产量大和市场影响大,但总体效率和质量不高。国家苹果体系对陕西苹果与中国苹果、世界10个苹果强国间的要素效率比较表明,陕西苹果生产中土地产出率比全国平均高2.6个百分点,但只是发达国家的68.1%,即按照发达国家的农地利用效率标准评价,陕西苹果生产中浪费了21.9%的耕地;陕西苹果生产中投资的回报率比全国平均高5.5个百分点,但只是发达国家的24.7%,即按照发达国家的农业投资效率标准评价,陕西苹果生产中浪费了75.3%的资本;陕西苹果生产中劳动投入的回报率比全国平均高2.5个百分点,但只是发达国家的12.0%,即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评价,陕西苹果生产中浪费了82.2%的劳动资源。

  可见,陕西苹果效率提升的潜力非常大,而突破口则在提升产业组织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方面,他建议:

  一、促进苹果产业组织适度规模化

  调查表明,陕西苹果户户均果园11.3亩、户均拥有2.8个果园,是典型的小规模碎片化组织体系,导致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均面临严重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并对先进技术推广、共性基础设施布局产生挤出效应,技术和管理措施在矫正、提升投入品效率中的作用很小。因此,适度扩大苹果户规模是解决产业技术进步缓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建议按照“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模式,构建政府(法规、政策制定者)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所有者)主导、果农(土地承包者)深度参与的工作机制,依次推进苹果经营适度规模化:一是启动果园整合计划,实现果农经营集中连片化;二是规范农地承包权流转市场,构建适度规模苹果户为基础的经营体系;三是整顿假冒涉果合作社,构建“合作社+适度规模苹果户”的高效经营模式。

  二、持续调整苹果产业结构

  主要结构问题:一是红富士品种占面积和产量的71%左右,品种结构不合理;二是晚熟品种占面积和产量的73%左右,熟制结构不合理;三是老龄低效果园提质增效和重茬建园任务重,苹果产后的分拣分级、储藏、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差距较大。建议:一是以优化品种结构为抓手,推进苹果品种结构调整,并为有效管控市场风险奠定基础;二是整合科教资源,围绕优良品种及高抗性砧木选育、砧穗组合区试,大苗和脱毒苗木繁育,矮化栽培制度创新、低效果园提质增效,以及果园宜机化技术,搭建研究与开发、实验与示范、培训与推广集成化的技术创新推广模式,全面提升果园效率;三是依托苹果供应链、价值链,促进智能技术与分拣分级、储藏、加工、冷链物流、市场监测融合,提升苹果产后竞争力。

  三、优化苹果生产布局

  陕西苹果生产布局还处于调整期,其中关中北部与渭北南部交错地区的苹果在正常年景面临市场风险,因而面积调整趋势明显、品种结构调整更快;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区和风沙滩区南部苹果面积增长较快,但春季低温、冰雹和干旱等灾害频发、风险大,竞争优势还有待观察。建议“十四五”期间按照丘陵沟壑区、渭北高原区、关中渭北交错区三个板块,尽快启动苹果品种、砧木及砧穗组合区域试验工作,为重新规划全省苹果优生区、适生区、次适生区、非适生区奠定可靠的基础。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霍学喜 月度协商 苹果产业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