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止返贫 “最后一道防线” ——铜川市政协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双月协商侧记

2020-11-18 16:06:27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铜川市政协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双月协商侧记...

  记者 蒋维博

  脱贫之后怎么办?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1月12日,在脱贫攻坚进入最后收官的关键阶段,铜川市政协召开今年第四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进行专题协商。

  夯实贫困群众增收基础

  产业增收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王策委员建议,要重点扶持支柱产业、优势特色种养业、扶贫产品加工业、扶贫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将产业项目嵌入铜川全域旅游和镇域经济发展当中。

  “彻底改变农产品‘原字号、粗加工’状态,做足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文章,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针对优势扶贫产业规模不大等实际情况,王策建议,加强扶贫产业强链补链项目的推进,加大冷藏贮运、精深加工、物流园、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力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进一步稳定了就业,才能让贫困劳动力有了稳定的收入。王策建议,在稳岗就业上要下足“绣花功夫”,注重贫困劳动力培训质量,增强致富本领。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鼓励企业、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确保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推动扶贫资产健康运营

  脱贫攻坚以来,铜川市投入近23亿元用于产业发展,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00余个,累计投入3.78亿元支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17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全覆盖,建成社区工厂50家,直接吸纳就业1244人。

  市政协委员、耀州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队长刘国际在工作中发现,部分扶贫产业项目存在散、小、弱的问题,缺乏市场竞争力,潜在着经营亏损风险,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存在隐患。

  为确保确扶贫资产保值增值,他建议建立项目后续管护机制,完善扶贫产业项目管理制度、评估制度、带贫主体评估制度、履约履责定期检查制度和奖补制度等,确保扶贫资产“零风险”,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增产增收,确保带贫益贫长期稳定。

  “部分外贸加工型社区工厂受新冠疫情及市场等因素影响,订单缩减,用工不足,达产达效遇到困难。”对于调研中发现的新苗头,刘国际建议,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工厂拓展市场遇到的问题,为社区工厂发展提供全要素服务,将社区工厂发展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促进社区工厂提质增效。

  筑牢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经过五年的奋战,铜川市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所有贫困村全部达标退出,所有贫困区县全部摘帽,实现了全市整体脱贫。委员们在调研中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脱贫攻坚工作还存在弱项和短板。

  “有的脱贫户家庭收入刚刚超过国定贫困线,且转移性收入占比较高,如果未来的帮扶政策滑坡、帮扶力度减弱,他们有可能再次返贫。” 市政协委员、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高继军对一些贫困户脱贫成果巩固表示担忧。

  不仅如此,高继军在调研中还发现部分贫困村仅盯住建档立卡贫困户,轻视了非贫困户的发展,没有因地制宜地制定统筹兼顾发展规划,导致“贫困户脱贫,非贫困户致贫”现象,形成新的不平衡。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既要防止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返贫,也要防止新贫困的产生。高继军建议,建立脱贫户“过渡期”帮扶机制,“过渡期”内,对已脱贫摘帽贫困户,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做到帮扶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扶上马送一程”,巩固脱贫效果。

  他同时建议,全面排查非贫困户特别是“边缘户”中存在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研究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构建“帮困不漏户”的全覆盖帮扶机制,防止非贫困村“边缘化”而成为新的致贫对象。

  在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方面,委员们建议:聚焦特殊群体,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紧盯“三类人群”,确保将符合政策的人员及时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筑牢“最后一道防线”,彻底解决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

  “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延续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出席座谈会的市政协副主席彭群才提出,要提早谋划后脱贫攻坚时期发展规划,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真正使脱贫攻坚成效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市政府副市长白崇军在听取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后表示:“委员们发挥他们的专长,对脱贫攻坚对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明确和梳理,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为我们‘回头看’,促进工作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支撑”。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铜川市政协 返贫 长效机制 双月协商 侧记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