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努力开创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新局面 临渭区政协创新开展文史工作

2020-11-18 16:04:55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人民政协文史工作是一项常规又特殊的工作,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历史研究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席记者 李荣 记者 樊星

  人民政协文史工作是一项常规又特殊的工作,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历史研究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下,如何结合政协履职做好文史工作,近年来,渭南市临渭区政协做了很多有益探索。11月9日,记者走进临渭区政协,深入了解文史工作背后的创新之举。

  让文史队伍“强”起来

  政协文史工作是政协最具特色、最能流传长远、最有主动权、最有创造力的一项工作。近年来,临渭区政协始终把文史资料工作放在政协全局工作的层面上去谋划,积极挖掘文史资源,成为建设文化强区的有力推手。

  临渭区政协副主席权佩亮说,领导是否将文史工作提升到“文以载道”,立德立功立言的高度;是否将文史工作提升到团结和巩固文史界人士统一战线的高度;决定了一个地方政协文史工作的水平。

  新时代下,如何凸显政协文史工作新作为?一直是临渭区政协研究的重要课题。临渭区政协主席陈根许既在宏观上提出思路,又在微观上具体指导,切实解决组织、经费、机制问题,文史资料工作目标清析、要求明确、方式不断创新,文史资料挖掘、整理、研究氛围初步形成。

  “文史工作关键在人,如果没有一批爱好文史、乐于奉献的文史工作者,文史工作将难有作为。”权佩亮说,区政协聘用专业文史人员,长期从事资料征集、点校编撰工作,缓解人力不足,选聘47名文史员,将一大批有文史爱好、写作专长的人团结起来,进行文史工作互动交流。

  为加强政协文史工作管理,临渭区政协制定《临渭区文史资料征集办法》,印发《政协文史资料知识问答》,开展文史资料有关知识专题讲座,加强对委员文史资料知识的普及。此外,还对文史工作实行年度考核,每年完成两辑文史资料征编工作。扩大文史资料征集范围和收集渠道,整理编辑出更多真实、生动的史料精品,为委员们参政议政提供参考史料,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借鉴史料,进一步彰显政协文史资料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临渭区政协积极发挥文史工作在引领乡风民俗、协调化解矛盾、挖掘传承地方文化和助推基层治理方面的作用。据统计,街镇学习组提供文史资料130多篇,7个学习组参与编写辖区镇志、村志,成效显著。

  四年来,临渭区编印了8辑《临渭文史资料》,征集《临渭民间故事》《临渭民谚民谣》等文史资料120余万字。搜集眉户剧本、曲谱、杂说,集渭南东府眉户之大成的《渭南眉户》大型书籍正在校勘之中。

  让文史资源“活”起来

  为了让文史资源“活”起来,临渭区政协在编印文史资料时,建立“临渭政协文史”微信公众号,举办“乐天大讲堂”,建设文史馆、推动文物遗址保护等,不断拓展文史工作职能,让政协文史成果全方位立体呈现。

  陈根许说,临渭政协文史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230余篇,点击率在全省政协微信平台排名中名列前茅。“乐天大讲堂”文化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先后邀请全国知名学者主讲“《道德经》中的人文智慧”“《吕氏乡约》与乡村治理”等公益文化讲座,受众2000余人。编辑出版《临渭文史》2辑。

  “我们让政协文史工作走出书斋,走上讲堂,让群众直接受益。”权佩亮说,“乐天大讲堂”通过在全国邀请知名专家教授,讲述渭南历史文化故事,进一步提高了渭南历史文化底蕴和对外知名度,提升民众文化自信。

  2018年3月22日,临渭区政协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作《南大吉与王阳明》公益讲座,讲座结束后在渭南掀起一股渭上南氏遗迹的考证热潮。

  陈根许说,区政协及时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协调相关部门、街镇及时成立工作组,对渭南历史文化名人南大吉及其家族遗址进行全面保护,推动设立了南家村墓群、湭西书院遗址两个区级文物保护区。

  让大家意外的是,讲座结束后,绍兴市王阳明研究会会长张校军带领专家学者来到渭南,围绕推动绍兴与渭南两地文化交流互动,深化友好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加强交流合作。

  临渭区政协以历史名人为媒介,依托“文化大讲堂”,不断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开启渭南与绍兴两地友好交流的新篇章。

  截至目前,“乐天大讲堂”已成功举办了七期公益讲座,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已成为临渭区大型、高端、公益文化讲座的新高地,11月底,还将聘请西北大学教授开讲《关学与渭南人文》专题讲座。

  为深入探究渭南人文与儒家文化、关学继承发展的关联,2019年10月9日,临渭区政协举办“儒家文化与渭南人文”研讨会,来自清华、北大等国内著名高校、研究院所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推地方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提升了渭南的知名度。目前,学术成果《儒家文化和渭南人文》一书,正在与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联合编辑中。

  让文史成果“动”起来

  走进渭南市湭河西岸边,一座两层高的小楼显得格外显眼。一楼大厅摆放着几张南大吉简介和临渭区政协亮点工作的宣传展板,这也是临渭区政协新建的文史资料馆。

  该楼一层主要为政协历程、人文风情和文史名人展示厅,二层为开展文史研究、文化交流和委员活动的多功能厅。目前已完成布展大纲、布展设计,进入施工招标阶段。年底建成开放后,将通过举办一些历史讲座、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渭南的知名度。

  建设文史馆是临渭区政协工作的创新之举,让政协文史工作直接面向社会、服务群众,成为展示政协历程和成就的新窗口,接收外界捐赠文史资料、开展地方文史研究创作的新基地,彰显出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

  “文史馆的建设,是融政协历程、地方文化展示和委员交流互动创新之举,将打造文史工作新平台。”陈根许表示,区政协通过团结一批文史爱好者,共同致力于对渭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推动渭南文化建设。

  看着眼前即将竣工的文史馆,渭南市政协副主席贺韧说,临渭区政协文史工作的创新之举走在了全市前列,值得学习和借鉴,希望继续讲好、讲活、讲新文史故事,努力开创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新局面。

  北宋名相寇准是中国古代清官廉吏的典型代表,也是临渭区“三贤”之一。临渭区计划对其墓进行保护利用,建设廉政教育基地,重点展示寇准生平、澶渊之盟、廉政故事等。

  权佩亮介绍,受区委领导安排,临渭区政协牵头参与“寇准文化苑”项目文化设计和相关文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目前,已收集整理其诗作、相关论文、戏曲、故事传说等书刊、音像、图片资料300余件,为布展做好前期基础准备。

  通过探索创新,现如今,临渭区政协文史工作已成为本届政协履职工作的品牌。权佩亮表示,区政协将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改进工作,开展好文献研究,挖掘、保护、利用好渭南的文化资源,让临渭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再上层楼,为加快建设富美临渭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记者走基层 政协 文史工作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