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省政协召开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理论研讨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新使命深入开展实践总结和理论研讨交流,努力推动我省人民政协事业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发展。本报从即日起陆续刊发大会交流发言摘编,以供学习交流。
咸阳市政协主席贺书田 记者 杜静波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民政协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脱贫攻坚是全党的中心任务,人民政协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职责,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出政协“好声音”。
一、发挥政协智力密集优势,积极为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要发挥政协组织“智库”作用,紧紧把握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决策,紧扣精准扶贫政策要求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坚持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的原则,定期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既要“看”、又要“议”,既要“思”、又要“行”,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客观反映工作进展,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形成论证周密、切实中肯的意见建议。根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选择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如产业扶贫、扶贫扶志、因病返贫,特别是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运用政协全委会议、专题性常委会议、主席会专题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等多层次的协商议政形式,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
二、发挥政协位置超脱优势,积极为脱贫攻坚开展监督
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个阶段工作重点,组织委员开展民主评议,及时了解群众发展意愿和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如实反映情况,客观指出问题,敢于提出批评。对于慵懒散软行为及脱离实际、工作不力等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和现象,及时反映给党委、政府,促进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提高扶贫质量和效果。要主动把民主监督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运用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向党委、政府和有关单位提出意见建议。在民主监督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善于出谋献策,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真知灼见。同时,对脱贫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要积极呼吁反映,促成有关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发挥政协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脱贫攻坚主动作为
人民政协是党委政府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坚持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走进政协,在推进“双走进”实践中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通过建立“委员履职工作室”“委员之家”“委员活动联络室”等,广泛联系群众,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工作,及时将群众真实诉求反映给党委、政府,将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向群众广泛宣传、解疑释惑、沟通思想、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协委员不仅要做脱贫攻坚的参与者、推动者,更要做实践者、引领者,既要出实招、又要干实事。深入开展“服务追赶超越、助推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动员和组织政协参加单位及广大政协委员做好规划咨询、产业扶持、技术推广、技能培训和义诊义捐等工作,动员政协委员主动联系贫困村,进村组、访农家,多方筹措扶贫资金,对症下药,因贫施策,多做节日送温暖、捐资助学、修路兴水之类的实事,真正把扶贫工作做细、做深、做实,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同时,积极探索扶贫帮困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和服务引导,及时收集汇总委员开展扶贫帮困的情况,加大典型事迹宣传,激发广大委员的参与热情,为基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