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川市耀州区东站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周军校和儿子周翔。他们虽身处不同年代,但都曾身披战袍,奔赴战场,保家卫国。如今,这对父子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守护家园,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诺言,传承优良家风,在第二“战场”续写新的荣光。
父亲周军校:红色热土扎下根 热心服务三十载
上世纪80年代,周军校退役后,在革命老区铜川市耀州区东火站附近开了一家鲜肉店,一干就是数十年。除了经营生意,在他心里社区就是他的“第二军营”。东家水管坏了,他二话不说拎起工具就去修;西家办红白喜事,他主动帮忙张罗;留守老人李大爷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头疼脑热,他时刻挂在心上,照顾得无微不至;社区组织各类活动他总是第一个到场,打扫卫生、捡拾河道垃圾、法律培训、征兵宣传、治安巡逻……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因为他这一副热心肠,肉店成了街坊邻居的“暖心驿站”,过路群众常来店里歇脚、喝水,寄存物品。久而久之,这家小店便被社区正式命名为“双拥肉店”,而居民们则亲切地称它为“暖心肉店”。
儿子周翔:接过接力棒 续写军人新担当
“我们家三代从军,从小听着照金红歌和长辈们的军旅故事长大,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人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2008年,周翔如愿穿上军装,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2010年退役后,他追随父亲的脚步,也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抢险救灾、扶贫帮困、民事调解、国防教育、民兵训练……哪里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
2023年7月28日,耀州区突降暴雨,东站社区多处发生内涝,积水严重。刚下班的周翔二话不说冲进抢险一线,和志愿服务队的战友们一起疏通下水道、抽排积水、转移群众。
“快来人呀,我家被水淹了!”听到呼救声,周翔毫不犹豫地冲进扶轮巷一户被淹的民房,背起受困小学生马方草后,他又和队友宋宝一起救出被困居民樊金海、徐彩荣两位老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险情终于排除,群众财产无一损失。
雷锋精神 代代相传
据东站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杨怀勇介绍,社区共有现役军人11名,常态化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让军人军属的光荣感和尊崇感看得见摸得着。社区254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传承红色血脉,弘扬照金精神,按连队编制,设有3个“战斗班”和1个“后勤保障班”,在新的“战场”冲锋陷阵,再写辉煌。2020年至今,志愿服务队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上千余次,凭借出色的表现,这支队伍先后荣获“全国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社区”“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称号,并在退役军人事务部“戎耀家园•暖心邻里”活动中名列榜首。
周军校、周翔父子,只是这支队伍中的一个缩影。队伍中其他退役军人也同他们一样,用实际行动擦亮了退役军人戎装虽换但奉献不止的名片,为更多人树立了榜样!(刘飞越 张瀚文)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