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培养更多“兴农人”——宝鸡市凤翔区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助力农业现代化

2025-05-30 16:19:3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在宝鸡市凤翔区活跃着许多农业专家。他们构建起一套多层次、立体化的培训体系,培育高素质农民,让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成为“兴农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更多动能。...

  在宝鸡市凤翔区活跃着许多农业专家。他们构建起一套多层次、立体化的培训体系,培育高素质农民,让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成为“兴农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更多动能。

  创新培训 领着农民干

  “干热风加上干旱天气,非常影响冬小麦灌浆,大家要优化叶面肥、生长调节剂配方……”5月19日,在凤翔区彪角镇的麦地里,凤翔区农技中心主任寸红刚边操作边讲解。种植大户李向阳认真地记下要点。

  李向阳是一名85后。2020年,退役返乡创业的他打算种植小麦。

  “刚开始种小麦,我心里没底。当时想,要是有人带着种,那该多好。”李向阳说。

  听闻凤翔区农广校要建立田间学校,李向阳第一时间报了名。

  “田间学校开在合作社里,种植能手一对一教。选什么种子、咋样施肥、农机怎么操作,几堂课学下来就能入门。”回忆起这段经历,李向阳说。

  经过农业专家的培训,李向阳的地越种越好。如今,他成立了陕西中禾方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了1300余亩土地种植小麦,年收入40多万元。

  “我们和产业带头人合作,把学校建在产业链上,让农民愿意学、学得会。”凤翔区农广校校长郭晓红介绍,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全区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600余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约62万人次。

  为扩面增效,培训不仅连接田间,还接上“云端”。凤翔区各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打造在线学习平台。

  “开办手机学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学员离校不离训、毕业不停学,实现了终身学习。”郭晓红说,截至目前,学员接收各类实用技术信息超过3270万条,覆盖群众近12万人。

  对接需求 围着农民转

  今年,为进一步发挥高素质农民的“头雁效应”,放大集群效应和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效能,凤翔区成立了“凤职农匠”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懂技术、善经营、有匠心”的“兴农人”。

  “以前只会埋头种地,现在学会了用大数据管理果园,还能给周边农户当讲师。”说起自己的收获,凤翔区苹果种植大户王雨嘉很是自豪。

  作为首批“凤职农匠”培育对象,王雨嘉通过学习,掌握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病虫害智能监测等新技术,牵头成立了“凤翔苹果产业联盟”。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我们为高素质农民精心调制‘营养大餐’,让田间能手变身行业标杆,还建立‘培训—实践—反哺’链条,让受助者变成助人者。”郭晓红说。

  凤翔区针对初入门农民开设田间课堂,由“凤职农匠”手把手传授种养技术,为具备一定基础的农户定制“创新工坊”,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电商运营等进阶培训,将行业领军人才纳入“匠才智库”,支持其参与产业标准制定、技术攻关。

  凤翔区还成立了职业农民协会、电子商务协会,鼓励乡村人才在产业发展、生产服务、电商直播等方面抱团发力、合作共赢,让农民用好智能手机新工具,干好直播带货“新农活”。

  挖掘优势 帮着农民赚

  “不仅要自己干得好,还要带着乡亲一起富。”“凤翔葱姐”张红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新建育苗大棚1万多平方米,年育苗8000多万株,带动40多户群众栽植钢葱1500多亩,基地年产值1500多万元……这是张红娟的产业发展“成绩单”。

  去年,张红娟引进钢葱种植技术,实现基地由人工栽植到大棚育苗、机械栽植的转型。基地种植的辣椒、豇豆、甘蓝等绿色有机蔬菜畅销西安、成都等地。

  2024年以来,凤翔区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60余场,培育出268名“凤职农匠”,24个巾帼创业示范基地、1支乡村振兴巾帼志愿服务队,形成“技能培训—创业孵化—辐射带动”的完整链条。

  “不仅仅培养本土人才,我们还鼓励企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户和知识产权产业化,进一步推动凤翔区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凤翔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邹军岗说。

  目前,凤翔区依托陈村镇槐北村探索建立循环农业科技小院,还将联合电商平台打造“凤职农匠优选馆”,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成立凤翔农匠产业协会,促进农匠之间技术共享、抱团发展。(凤翔区委宣传部)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凤翔区 农民 培育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