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蒋维博)走在家乡的道路上,看到药王山景区“山村一体化”由规划变成现实,中药材种植有了规模,“活地标”药王古槐得到抢救性保护,古戏楼上又唱起了大戏,59岁的焦玉朝由衷地感到欣慰,因为这些变化大多是他建言献策结出的“果实”。
“在政协这个说话议事平台上,为药王文化传播和药王故里发展说话,缘深受熏陶之益,情之所需。为民生小事建言,身在其中,责无旁贷。”谈及近些年履职成果,焦玉朝言语朴实,不忘本色。
焦玉朝是铜川市耀州区政协委员、耀州区孙塬镇孙原村党委副书记。他的家乡孙原村是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出生地和归葬地,耀州区也被称为药王故里。
为药王故里发展发声
在担任政协委员的二十余年间,他热爱政协,情系政协,参政议政积极主动,提交的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有质有量,履职尽责助推经济发展和民生实事的解决落实。
建言献策是委员的职责所系,在耀州区政协举行的各种协商议政活动中,焦玉朝总是逢会必发言,并自觉带头发言,而发言的主题大多围绕“药王”二字,提交高质量提案50多件,被大家尊称为委员中的“发言人”,还被大家称为“提案大户”。
所提建议《用药王文化点亮美丽耀州——关于药王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思考》,被安排作全会上大会发言,引起了反响,被写进了耀州区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建议被采纳,融入了铜川市上药王山大景区中期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挖掘搜集药王故里文化古迹资料,成功组织申报孙原传统古村落列入国家首批古村落名录,促进药王故里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提出的推进药王山、药王故里孙原村药王文化保护与传播“山村一体化”建议,凝聚了共识,拓宽了思路,并争取到项目支持,提升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助力孙原村成功创建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为撰写《关于耀州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积极奔走调研,遍访种植大户及药农,听取主管部门意见,收集一线的素材和农户诉求,为药王故里有药材、飘药香探索路径。
耀州区政协办一同志介绍,焦玉朝的建言把准社会发展的脉搏,踩准时代鼓点,与党政工作“同频”,与群众需求“共振”。所提交提案建议大多被立案,有的被列为年度重点提案,为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添动力、增活力。
“我是药王的后裔子孙,处地和条件使得我把看到的、想到的,通过政协这个汇集民智、遍揽民声的平台发声,这是我应尽的责任。”焦玉朝说。
为民生实事鼓与呼
焦玉朝深知要当好委员,先要当好村干部,唯如此才能立信于群众,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感知到群众所思所盼和所愁。正因为如此,作为市、区两级政协的特邀社情民意信息员,他被称为最灵通快捷的“信息员”之一。
政府出台中药材规模种植奖补政策实施办法,通过走访和倾听药农反应,他从维护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敏锐提出要变通片面追求整村集中连片才能给予奖补的政策缺陷的建议,被市政协列入重要社情民意信息传与市政府采纳,成为政协委员反映社情民意典型案例。
“三夏”抢收是龙口夺食,大型收割机器紧缺严重,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紧急报送社情民意信息《收割机短缺,小麦抢收面临困境》,向政府部门发出了“鸡毛信”,农业部门紧急调度处置,群众夏粮得以颗粒归仓。
老年人搞不清“一卡通”易产生“糊涂账”,根源在哪里?农村公厕重建轻管,如何建立长效管护办法?国道与工业园区交叉路大车拥堵事故频发,如何纾解?……关心民生热点、痛点和难点,他都及时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提交上报,使问题都切实得以解决或得以改善。
躬身于弘扬药王文化
生在药王故里,听着药王故事长大。焦玉朝多年来一直致力药王文化弘扬传播,是“药王故里二月二古庙会”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药王孙思邈公祭大典”礼制的策划者、祭文撰写人、祭礼主持人。“药王故里二月二古庙会公祭大典”现已成为当地弘扬药王文化的特色品牌。
苦心钻研药王文化,挖掘、整理孙原秧歌《十对花》并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建和巩固非遗表演传承队伍,参与组建孙原盘鼓表演队并取得良好的表演效果。先后撰写了《药王故里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用药王文化点亮美丽耀州—关于药王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和《关于耀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等多篇调研报告。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