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凤山委员:植绿护绿 构筑渭北“旱腰带”绿色屏障

2024-01-29 08:46:27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能够担任陕西省政协委员,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省政协常委、澳门陕西商会会长宋凤山说。作为一名“老委员”,宋凤山多年关注渭北“旱腰带”生态建设问题,深入调研、分析研究,为构建渭北地区生态屏障建言献策。...


  宋凤山委员 实习记者 秦瑶 摄

  □ 实习记者 秦瑶 首席记者 李荣

  “能够担任陕西省政协委员,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省政协常委、澳门陕西商会会长宋凤山说。作为一名“老委员”,宋凤山多年关注渭北“旱腰带”生态建设问题,深入调研、分析研究,为构建渭北地区生态屏障建言献策。

  1月26日,在省两会委员驻地,宋凤山一见到记者便高兴地说:“去年我提交的《加强渭北旱腰带生态建设,寓乡村振兴于美丽陕西之中》的提案,今年有了新进展!”

  渭北“旱腰带”是我省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半湿润易旱地区,水资源匮乏,植被覆盖度偏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脆弱,但其对构建渭北地区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17年,宋凤山就开始对渭北“旱腰带”生态环境修复问题进行调研,并参与了相关保护工作。“在荒山坡种植杂交构树,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可将其作为奶山羊的优质饲草资源。”宋凤山在当地大力推广杂交构树、紫花苜蓿、丹参等饲料和中药材种植,推动技术更新、设施改造、链条延长、品牌打造,持续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在宋凤山多年奔走呼吁下,省林业局高度重视渭北“旱腰带”生态治理问题,去年3月专门印发实施《陕西省主要乡土树种名录》,将构树列为关中地区绿化树种,鼓励引导群众在渭北“旱腰带”地区推广种植。

  据了解,截至2023年7月,渭北“旱腰带”地区累计完成造林302.3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3.92万亩、飞播造林44.90万亩、封山育林116.61万亩、退化林修复76.94万亩。

  多年履职,宋凤山深感撰写一件优质提案的不易。“通过一条建议或一件提案的办理,能解决一个领域的问题,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宋凤山表示,他将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撰写出更多高质量提案。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陕西省政协委员 澳门陕西商会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