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发言是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是委员贡献才智、展示风采的重要舞台,也是县委、县政府广开言路、倾听民声的重要渠道。1月15日下午,在政协太白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10位委员带着对特色产业发展的前瞻建言、民生关切问题的破题之策和推进重点工作的真知灼见,围绕全县中心重点工作和民生关切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随着“冰雪+”产业纵深发展,冰雪经济成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委员杜静文建议:挖掘本地文化、丰富旅游线路,通过配套主题小镇、提供研学体验、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等活动,开启冰雪经济新业态;通过加大政策鼓励、强化设施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激发冰雪经济新活力,不断促进全县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壮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委员李晓刚经过深入调研,建议修订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资金管理办法;鼓励本土优秀企业家、社会团体出资捐助支持家乡人居环境改善;在厕所革命、垃圾清运、污水处理方面,建管并举,做好“庭院三包”“分类处理”“清运填埋”“监督管理”“保洁经费筹集”等措施的落实。
发展特色化、精品化民宿是发挥太白县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优势,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有效载体。委员樊晓君表示:“要制定民宿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推动民宿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委员李敏聚焦全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短板不足,提出了“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全域旅游度假地;示范创建打造精品,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升档;强化服务提升质量,确保全域旅游安全性、丰富性和舒适性;助力乡村创新特色,构建乡村旅游新格局”的建议。
民营企业对解决劳动力就业、提升GDP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委员赵佳建议:加大对民营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对信用良好、经营稳健的民营企业,降低信贷门槛,提升贷款额度;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清理制度,把长期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作为审计、督查、巡视工作的重点,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卫生健康工作是民生大事。委员王芳针对县域医共体建设体系不够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化、人才梯队青黄不接的问题建议:实行医共体内人员合理轮岗、有序融合,解决基层人才队伍问题;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镇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特色专科、聘请专家坐诊、帮教带教提升服务能力。
随着电动自行车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充电需求日益增加,充电设施少、小区充电难问题突出,“飞线充电”成为新的安全隐患。委员周晓荣建议:在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小区开发中配装充电设施;完善电动车棚、车位集中充电设施的定时充电、自动断电等功能,安装监控设备,配备灭火器,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职责,加大巡防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随着县城建设的持续推进,城乡接合部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状况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实现全域景区化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委员郑丽建议坚持一村一特色,盘活闲置土地和农宅,打造一批餐饮、民宿示范样板;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燃气、照明、绿化、文体娱乐等基础设施;全面整治违规生产的小作坊、小工厂、小门店,杜绝生态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为进一步推动太白县林麝产业发展壮大,委员陈铂坤建议: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优化林麝种群种源管理,支持养殖户从省外引入种源,从本县向外调运种源,解决种群品质退化问题;采取占补平衡方式,为林麝产业发展用地预留空间,在适生区开展“封山散养”,探索形成种源培育、饲草加工、规范养殖、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壮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委员王小兵说道:“要全面清查掌握各村‘三资’状况和开发利用情况,通过出租或招投标等形式将闲置的老村部、旧学校、废弃院落、蜂场等进行改造经营,发展民宿、农家乐、休闲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记者 刘楠 通讯员 张娟)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