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安康市汉滨区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助农增收小记

2023-03-03 09:28:28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近年来,园区依靠发展“大棚经济”,不仅使周边的村子旧貌换新颜,也鼓起了当地村民的腰包。家住冯家坝村的冯茂银就是众多受益者之一。...

  □ 记者 殷博华

  “目前,园区培育完成的第一批蔬菜幼苗已经全部销售完,第二批育苗工作正在进行中。”2月25日,记者走进安康市汉滨区忠诚现代农业园区,在园区务工的冯茂银一边忙手头的工作一边介绍道。

  近年来,园区依靠发展“大棚经济”,不仅使周边的村子旧貌换新颜,也鼓起了当地村民的腰包。家住冯家坝村的冯茂银就是众多受益者之一。

  从开始学习基础技术,到完全掌握育苗的全套技术,冯茂银已经在园区工作了5年。目前,冯茂银每年可从园区获得3万多元收入,并且收入还有望继续增长。

  在忠诚现代农业园区,像冯茂银这样的工人有168名,大都是周边村子的村民。说起园区的育苗大棚,大家都形象地把它比作自己致富增收的“钱袋子”。

  忠诚现代农业园区是安康市汉滨区蔬菜幼苗的主产区,也是陕南片区最大的蔬菜保供基地。园区现有高标准育苗温室22栋,并配套有全自动微喷灌系统、精量播种机、可移动育苗床架和卷帘机、保温被、微耕机等先进设施设备。近期,随着气温回升,大量拱棚已开始整地起垄,种苗需求日益旺盛。

  忠诚现代农业园区技术员曹峰说,园区从年前就开始培育辣椒、茄子、大番茄、黄瓜等蔬菜种苗,工人们每天加班加点忙生产,必须确保第一季的3000万株蔬菜苗及时交付到种植户手中。

  “我们不仅在这里务工挣钱,还可以通过合作社返租几亩大棚自己打理。”汉滨区建民镇忠诚村村民冯茂友说。

  冯茂友家原先只有2亩地,在园区成立之前靠种菜为生,但每年的收入只够温饱。2022年,冯茂友入职忠诚现代农业园,成了一名育苗员,除了一年工资收入的3万余元,从合作社返租的4亩大棚,也能给他带来4万多元收入。对冯茂友而言,去年是个十足的丰收年。

  记者了解到,忠诚村以及周边的许多村子均地处城乡接合部,务农谋生是村民多年的习惯,但是传统的种植模式不仅费神费力,收益也十分微薄。为了获得更多收入,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

  2010年,忠诚村成立蔬菜合作社,建起了忠诚现代农业园区,流转了村里的800多亩土地,然后进行统一整理连片开发,先后建设了800多个蔬菜大棚。这些蔬菜大棚建好后,园区又把大棚返租给农户,让大家自主经营,既减少了合作社的管理成本,又提高了农户的致富积极性。

  “现在,村民们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可以实现创收,生活从过日子变成了盼日子。”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汉滨区忠诚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红说。

  随着“大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让村民富了起来,还解决了群众发展蔬菜产业遇到的种苗问题。过去,村民们只能从外地购买种苗,不仅成本高,还存在种苗死亡率高、适应性差的问题。现在,通过智能温室大棚,就可以培育出适宜本土种植的蔬菜苗。

  同时,园区采用的苗床自动化喷淋系统技术,配有移动式育苗床、自动化温控设备,使出苗率达到98%以上。如今,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优质的蔬菜幼苗,既省心又方便。

  “蔬菜大棚冬春季重点承担日光温室育苗,夏秋季重点承担单拱棚育苗,一年365天不停歇,全年可繁育瓜果蔬菜种苗达6000万株以上。”刘瑞红说。

  近年来,忠诚现代农业园区还采取“集约化种植、科学化管理、订单式销售”的模式,通过整合土地资源、科技帮扶、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等措施,促进和带动了当地蔬菜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目前,园区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2800亩,年产西红柿、西瓜、草莓等优质果蔬8000余吨,已成为当地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引擎”。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乡村振兴 大棚经济 现代农业园区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