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蒋维博)入驻铜川市创业大街时,30岁的薛小萌特意将“药王”孙思邈画像“请”到了创客空间进门的墙壁上。画像上“药王”飘逸的白胡须和金色的药葫芦颇引人注目。
不难看出,这家名为“耀金香”的创客公司锚定了“药王”养生文化牌,将中医药养生产业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问及 “耀金香”的深层次涵义,创客薛小萌解释到:“耀,即耀州,也是药王故里‘药’的谐音;金,即孙思邈的《千金方》。”
事实上,在铜川创业大街众多创客中,让薛小萌一战成名的是一款代工的中药牙膏。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标注为“黄芩草本”牙膏的中药配方正是取自孙思邈的《千金方》,原料则选用了当地的道地药材——耀州黄芩。
在《千金方》中“淘”到宝
在将目光投向“药王”养生产业之前,薛小萌有着丰富的履历:煤矿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铜川柴沟煤矿,做过采煤工人和煤化工检验员。六年后,主动辞去“金饭碗”,在西安从事销售工作。成家后,又回到铜川转行做起了餐饮。
2020年末,疫情袭来,餐饮行业遭受重创,在那段闲在家里的日子里,他一边读书“充电”,一边思考以后的出路。“疫情是一场考验,也是一个转机,我当时灵光一现,想到我们是‘药王’故里的人,可不可以静下心来认真地做一些跟‘药王’有关的事情。”薛小萌回忆说。
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疫情结束后,薛小萌第一时间南下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取经”,用时三个月时间走访了几十家各种各样的工厂,带回了满满的收获。回到铜川,他再一次拜访药王山、孙塬镇,把孙思邈的平生事迹、相关著作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学习。
在孙塬镇保健村探访时,他看到了大面积黄芩种植基地,种植黄芩已成为当地村民重要增收来源。站在药王出生地,薛小萌陷入沉思:如何提升耀州黄芩的附加值,如何将道地药材和孙思邈中医药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这是摆在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带着问题,薛小萌翻开了孙思邈的《千金方》。 薛小萌告诉记者,《千金方》是一部医学宝藏,其中仅养生美容方就多达307个。而他在翻阅《千金方》卷第六下,“七窍病下齿病第六”时,惊喜地发现了“黄芩、甘草、桂心、当归等治齿龈肿痛及虫病方”,这一发现让他如获至宝,也正是这一药方坚定了他用黄芩黄去开发一盘牙膏的想法。
将古方转化为产品
有了想法后,薛小萌立即和科研人员及牙膏生产厂家沟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用黄芩制作牙膏是否适合,能不能造出来?得到厂家肯定答复后,他赶忙带着团队飞赴天津,不断和牙膏生产厂家沟通配方、口感及合作事宜。在研发新品的四百余天里,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全身心的扑在上面,不断的碰撞配方和口感,往返天津十余次。
如何保证将道地中药耀州黄芩应用到牙膏上,也是薛小萌关切的问题,这也是记者关心的话题。薛小萌告诉记者,中医药市场对中药材产地有明确的细分,2015年“耀州黄芩”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因此,在生产环节,用上耀州黄芩并不难做到。
2021年8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火炬在铜川传递,三天前,薛小萌和他的团队研发的第一批黄芩草本牙膏正式下线,并作为全运会火炬传递赞助礼品正式面世。
铜川是“药王”故里,“药王”孙思邈不仅是铜川的文化名片,也是我省重要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近年来,铜川市依托“药王”孙思邈品牌优势,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确定为转型发展的新业态,初步形成了种植、流通等中医药产业链,但在开发拳头产品和品牌成果转化方面却鲜有突破。
正因为如此,薛小萌的这管牙膏一经面世便在当地引起轰动。退休老干部、陕西孙思邈研究会会长胡克禹不吝赞美之词:“黄芩草本牙膏配方借鉴于孙思邈《千金方》,是真正意义上将古方转化为实际产品,这对弘扬‘药王’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管小小的牙膏,结束了咱们有‘药王’文化‘金饭碗’,却无承载实体的尴尬处境,也打通了咱们发展医药养生产业的‘堵点’和‘难点’。”铜川市政协委员王栓兴分析说,单从这一点讲,创客薛小萌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具有开创性意义。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