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蒋维博)警察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刚强和力量的代表。提起这个职业,也许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更适合男性。那么警察这个职业真的与女性无缘吗?从小就怀揣警察梦想的丁建莉可不这么认为。
“我出生于警察家庭,身上流淌着警察的血液,当警察维护公平正义是我与生俱来的梦想。”从小对警察工作的耳濡目染,让丁建莉养成了正直勇敢、勤劳善良的优良品质,树立了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远大抱负。
2000年,丁建莉从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渭南市蒲城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特行中队,作为当时仅有的几名“科班”出身警察,丁建莉总是抢着和男同志们一起去冲锋陷阵。回忆起第一次去案发现场,丁建莉至今都记忆深刻。面对那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丁建莉几天都吃不下饭。“说真的我当时也后悔过,后悔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也动摇过,是不是这个岗位真的就不适合女性呢?”可当丁建莉穿上警服,走在上班的路上,有群众向她求助时,群众对她无条件的信任,再一次让她意识到,“不论是哪种职业,不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勇于努力,敢于奉献,我们和男同志一样,可以干出成绩,撑起‘半边天’。”
从一名派出所治安民警到派出所内勤和户籍民警,从治安大队内勤民警到网安大队大队长,再到治安大队教导员,从渭南蒲城到铜川新区,从警以来,岗位不断在变,但丁建莉撑起“半边天”的初心一直未变。
2010年,丁建莉来到市公安局新区分局治安大队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丁建莉一边学习,一边总结创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建设、规范程序、规范服务“三规范”创新举措。同时,推行窗口民警“四零”工作法,极大提升了窗口服务水平。并创建了派出所户籍微信平台,开通“大中专学生落户”“高考学生办证”绿色通道,一系列的便民利民举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受到了省公安厅的通报表扬。
2019年10月16日,丁建莉在辖区平老村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走访中得知,离乡26年的65岁老人潘学兆想和已经共同生活26年的老伴领取结婚证,但是他发现自己的户口早在10年前就被四川警方注销了。
丁建莉与四川三台县警方取得联系,了解恢复户籍所需资料、手续。随即驱车赶往三台县紫河派出所为潘学兆老人办理了户口。时隔26年,这一家人祖孙三代拥有了同一个户口本。潘学兆送来锦旗时激动地说:“再也没人叫我黑户了。”
警察是辛苦的,而身为女警,为人妻为人母,会有更多的难处。对丈夫、对儿子,丁建莉不是没有愧疚。去年冬天,疫情防控期间,丁建莉负责流调工作,面对每天涌来的大批量的人员核查信息,丁建莉一个一个打电话核实。“记得核查人数最多的一天,光信息我就下发了1023条。现在回想起那段时间,真的是在跟时间赛跑。为了争分夺秒,我们不敢喝水,害怕上厕所耽误时间。”白天,电话核查信息。晚上,又熬通宵整理数据,将核查人员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妈,我跟个留守儿童一样。”“你们女民警有那么忙吗?又不上案子,白天晚上的都在单位。”有时亲人的一句玩笑话,更会让丁建莉觉得对不起丈夫、对不起孩子。丁建莉只能一遍遍地解释:“我们公安工作不分男女,不分岗位,的确都很忙。”
从警以来,丁建莉先后26次被省、市、县、区表彰为先进工作者,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授予第六届铜川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荣誉称号、“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但警察这份职业带给她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自豪感,更多的已沉淀为一份历久弥坚的情愫。走在阳光灿烂的大街上、花朵簇拥的公园里、夜深人静的小巷中,看到老人悠闲漫步,孩子天真的笑颜,丁建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