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榆林市榆阳区朝阳办韦家梁社区坚持党建为统领,不断提升社会基层治理水平,以社区主导、双报到单位参与、居民自治互动为原则,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韦家梁社区依据榆阳区全面推行的“七联”工作法和朝阳路街道提出“四个三”工作法,确立了“三委一站四小组”多元参与社区共建共享的“314”党建工作模式以及“六心”工作法。社区不断加强社区治理,把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作为社区治理的根本目标。在党支部的引领下,韦家梁社区充分利用“双报到”单位资源优势,积极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和自治角色,做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实现方式弹性化、成果享受公平化。
目前,韦家梁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已逐步成熟。第一网格美好“+”社区生活服务站形成了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物业公司等“一核多元,多元共治”的小区微治理机制;第二网格建立了“自管领导小组”,发动该片区内有威望的居民力量化解日常邻里矛盾纠纷,采用“3+2+X ”协调工作法对该网格进行管理;第三网格采取对发动该网格小队队长、小队会计及退休党员干部力量化解邻里矛盾协调工作采用“3+2+X ”法对该网格进行管理;第四网格一边对接原村委小队队长,联合村委的力量形成村居并行对该网格进行管理,一边使用“3+2+X ”法,各方发力,共同实现该区域网格自治工作。通过社区微治理,银杏雅苑小区成立了“秦大哥矛盾调解室”,居民矛盾实现了“小事不出小区”;原氮肥厂广场实现了改扩建任务目标,周边群众休闲文化有了去处;辖区氮肥厂小区全面接通市政下水管网,巷道路面统一硬化、美化,居民生活指数有了质的改变;沁园小区外空置地实现硬化,改善了“垃圾堆放”的旧貌;幸福路5排硬化道路130米,改变了10多年路面泥泞不堪的状况。
“从一块用来堆放垃圾、灰尘飞扬的空闲地,变成现在全面硬化、健身器械齐全、卫生环境良好的休闲广场,这让我们周边居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韦家梁社区党支部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宗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我们也更愿意从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把基层秩序维护好。”居住在周边的退休职工朱玉枝说。
作为社区微治理重点实施项目,韦家梁社区氮肥厂中老年文化活动广场经过6个多月的规划、探讨、组织、建设,由韦家梁社区以及榆林市煤炭稽查大队、榆林传媒中心等“双报到”单位共建,社区退休老党员、原氮肥厂退休干部、辖区居民群众共治,目前已实现了居民共享基层治理成果目标。平整的广场、洁净的公厕、崭新的健身器材、整洁的活动室...居民可在打造的文化休闲广场实现基本的日常活动、休闲需求。
韦家梁社区党支部书记常颖称:“实现社区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党建引领是‘动力引擎’。我们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把基层信息带到支部,组织协调社会多元力量,发动党员、群众参与进来,把基层治理多股力量融入到一起,共同打造、治理基层问题,最终实现共享治理成果目标。”(李源)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