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 8月17日上午,铜川市“加快项目建设 奋力推进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六) ——《领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速度”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专场在铜川市图书馆举行,铜川市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浩就园区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介绍。
据了解,铜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着力打造“六大产业集群”,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作为铜川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积极推动“链长制”建设。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增长24%;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0.7亿元,增长43%;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3亿元,增长28%,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与此同时,产业园2021年共签约铝精深加工合同项目4个、汽车零部件合同项目6个,涉及金额共56.4亿元,项目建成达产达效后可实现产值150亿元。
“铜川市董家河经济循环产业园2021年重大项目建设包含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集群、基础设施配套三大各方面”周浩介绍说。
产业园通过坚持打造“煤-电-铝(铝深加工)-建材”联产联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陕西美鑫、铭帝集团、益鑫丰、良鼎瑞等企业已建成投产,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完全闭环,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铝精深加工产业链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产业园持续推动铝产业向高端纵深发展,在建铝精深加工产业项目4个,年加工能力20万吨,达产达效后可实现产值6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园现有及在建的铝加工企业完全达效后,年用铝需求已远远大于30万吨,再生铝项目诸多优点可破解铝原料不足的难题。产业园牢牢把握铝产业链源头,加快推进银聚公司年内开工建设一期30万吨再生铝项目,达产达效后可实现产值60亿元;加快与陕西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洽谈年产60万吨再生铝项目,争取年内签约落地、开工建设,达产达效后可实现产值120亿元;鼓励现有铝加工企业开展废铝回收加工再利用,现有建成企业共计21万吨,可实现产值42亿元。预计到2023年,产业园再生铝规模达到132万吨,可实现直接产值264亿元。
产业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抢抓陕西300万辆汽车产能机遇,做大做强“陕西制造,铜川配套”,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达美轮毂、特必克摩擦片、文达车桥3家企业已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近5亿元,汽车轮系产业链已经形成。今年来,产业园加速产业集聚,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主要从轻量化、绿色化、智能化上求突破。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在建重点项目3个,总投资8.6亿元,达产达效后可实现产值13.2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集群效应凸显,目前,德沃智达100万套汽车车轮项目,正在实施桩基工程,预计年底厂房主体可建成,达产达效后可实现产值3亿元;力得年产100万套盘式制动器项目,部分生产设备已到场,预计年底投产,达产达效后可实现产值10亿元;鑫达汽车零部件企业定制厂房建设项目,正在吊装钢结构,预计年底建成,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
近年来,产业园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基础设施整体配套水平,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4000立方米,110KV变电站建成投运,供电线路已接入现有企业,重点企业实现双回路供电。锦泰六路、锦业二路、迎宾南路、锦业三路、锦辉一路5条道路建成通车,总里程8.4公里,纵横主干道已基本形成。铺设了锦泰六路、铝厂北路、锦业二路、迎宾南路段、锦辉一路的燃气管网7公里,日供气能力24万立方米。全面满足了企业水、电、路、气、讯的配套服务需求。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2021年,计划实施双创基地、污水处理厂、供热管网、规划路、锦辉一路西段、锦园三路雨污管网等6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产业园 “硬实力”和“软实力”将全面提升。
周浩表示,下一步,铜川市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环境大抓落实,在做优做实“陕西制造、铜川配套 ”“西安研发、铜川转化”“关中建设、铜川增材”上出实招、求实效,不断拓宽、拓深铝精深加工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确保“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好局、起好步。(孟星辰)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