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姚增战 · ​汉中旅游杂感(语音版)

2021-05-17 19:44:2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原创 | 姚增战 · ​汉中旅游杂感...

汉中旅游杂感
 

作者:姚增战

 

  汉中在古代是褒国所在地、蜀国的北大门和兵家的必争地。《水经注》解释,汉中是取被汉水围绕之意而得名。公元前451年,这里被秦国夺取后设立南郑县,公元219年设汉中郡,有着其漫长的历史。尤其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为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汉中地处陕西南部,分别与甘肃、四川、重庆三省市相邻,优越的地理位置、茂密的绿色植被和湿润的新鲜空气,形成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是我省水稻、油菜、茶叶和蔬菜生产基地。在汉中旅游,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蓝天白云下碧绿青翠的秦巴山区、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和优美惬意的自然环境。青木川古镇那被森林环绕的民居建筑,黎平景区那山清水秀的绮丽风光,以及虎头山那山峦叠障的奇峻山峰,都仿佛使人们进入了人间仙境。还有世界上珍稀的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和羚牛等动物资源,香樟、广玉兰、大叶女贞、桂华、水杉、梧桐、棕榈、白皮松树等珍贵的植物资源,为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汉中境内宁强县的嶓冢山,由西向东绵延数百公里,经过汉中、安康等许多县区,然后进入湖北境内。从湖北丹江水库送往北京的“一江清水”,百分之七十五的水源来自陕西境内的汉江。为了保证上游地区的清洁水源,沿江两岸禁止采矿开发和建设可能产生污染的工业项目,汉江上游人民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汉江流域形成许多自然的绮丽风光。

  汉中是汉朝和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在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刘邦两大军事势力,在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后,项羽背弃当初“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盟约,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中王,企图凭借秦岭和巴山的深沟大山,将刘邦圈定在汉中盆地,阻隔他对皇权的窥视。刘邦治理汉中期间,选贤任能,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等大批能臣良将,养精蓄锐,练兵屯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进入关中,平定三秦,建立西汉王朝。在汉中境内发生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历史典故,张良成功不居,激流勇退,放弃封侯,隐居在紫柏山下的留坝,包括西汉时期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故事,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对文化传播的重大影响等,都成就了汉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目前,在秦岭山体上残存的古栈道遗址,似乎还可清晰地看到古代的战火风云,在勉县的武侯祠,仿佛还能感受到历代先贤对诸葛亮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定军山下掩埋诸葛亮遗骨的坟冢,也会常常勾起人们对诸葛亮六出祁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无限感慨。汉中众多的文物古迹、摩崖石刻中保留的古代皇帝和文人墨客题写的楹联、牌匾和书法作品,见证着这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中所包含的深邃思想、艺术水准和刀刻功力,都堪称是一流的艺术作品,成为中国文化的艺术瑰宝。举目欣赏这些文化艺术作品,经常会使人们产生对历史的敬畏和感叹,得到许多教益和启迪。

  近几年来,汉中市不断克服交通瓶颈制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先后开通了与北京、上海、深圳、乌鲁木齐等10多大中城市的航班,加上西安至汉中的高铁已通车运行,西安至汉中新的高速公路即将开通,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热衷和想往,每年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每逢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乐此不疲,为汉中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姚增战 汉中旅游杂感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