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霞:故乡的烟火气就是农民画的灵魂

2020-11-02 10:20:49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创作时的灵感来源于我生活的家乡。”10月28日,61岁的沈英霞指着一幅名为《欢乐的河湾》的农民画说,这幅画展现的是一群在日出之后踏着晨光、挎着竹篮来到河边洗衣的妇女们,互相嬉笑打闹、鸟鸣狗吠的乡村生活。小时候,沈英霞的母亲常带她去河边洗衣,河水清澈干净,阳光洒落在河面上泛着微光,轻缓地荡漾着,这些来自童年的记忆成就了眼前的这幅画作。...

  沈英霞在画农民画

  □实习记者 刘凡銆

  “创作时的灵感来源于我生活的家乡。”10月28日,61岁的沈英霞指着一幅名为《欢乐的河湾》的农民画说,这幅画展现的是一群在日出之后踏着晨光、挎着竹篮来到河边洗衣的妇女们,互相嬉笑打闹、鸟鸣狗吠的乡村生活。小时候,沈英霞的母亲常带她去河边洗衣,河水清澈干净,阳光洒落在河面上泛着微光,轻缓地荡漾着,这些来自童年的记忆成就了眼前的这幅画作。

  沈英霞是户县农民画一级画家,自幼跟母亲学习剪纸、刺绣和编织。23岁时,沈英霞进入西大街上的一家美术工艺公司做剪纸工作,剪一张5毛钱,每天能剪50块钱的纸,手上磨出了茧子和水泡。一年后,沈英霞辞去工作,参加了户县举办的剪纸学习班,在与同行们的交流学习中,她对剪纸有了更深的体悟,绘画技艺也不断提升。“剪纸是农民画的根源,正是剪纸技艺的铺垫,才成就了我后来的这些画作。”沈英霞说。

  户县农民画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因其色彩浓郁艳丽、线条简明饱满、风格朴实喜庆,蕴含了浓厚的人间烟火气。1988年,户县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作为土生土长的户县人,沈英霞的画作也带有强烈的本土气息,从《关中农家》《火红的日子》,再到《乐在“棋”中》,无不反映着静谧、祥和的田园景象与喜乐、真挚的邻舍之情。故乡的气息,甚至一草一木、一声鸡啼,都是她绘画的源泉。沈英霞说:“农民画就是描绘乡下生活,表达农民真实的性情。”

  2000年,沈英霞开了一间“英霞画廊”,主要售卖定制的农民画,按照顾客的需求进行创作,每幅画根据尺寸和难易程度标有不同的价格。绘画时,沈英霞先用铅笔打底稿、构图和设计颜色,定稿之后再换一张新的画纸进行涂色和勾线,一幅54×76厘米的画从设计到完成一般需要四到五天的时间,复杂一些的画甚至需要花费半年时间。仅2003年,沈英霞一人就创作了14幅画,与学徒共同完成的将近2000幅。

  2015年5月,沈英霞的《农家门前》《火红的日子》《欢乐的河湾》三幅画作在央视网作为公益图片展出。同年11月,《火红时代圆梦人》《静以修身》《勤学向上》等作品刊登在“人民日报漫画增刊”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特刊。2016年1月,沈英霞的《圆梦的日子里火辣辣生活》《善良人家喜事多》《父慈子孝和美有余》等13幅画作被中国文明网选用。

  此外,沈英霞还将这份来自民间的手艺传播到了国外。2012年9月,她与母亲随孔子学院远赴英国作文化交流,在威尔士教授当地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们剪纸与绘画。“那些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孩子对中国的民间技艺很感兴趣,上课铃一响,就一起拥过来,把我围成一个圈。”她说,故乡的烟火气就是农民画的灵魂,正是这份独有的烟火气将家乡的文化带向了世界,让不同区域、不同肤色的人领略到这份独特文化的魅力。

  在探寻农民画的路上,沈英霞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去年,她为东羊村和仝夏村画宣传画,与同行们花费40多天才画满了500多平方米的墙壁。2018年5月,她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培训计划”的陕师大第九期培训班,于今年10月作为往届优秀学员被选派参加陕师大第十四期高研班接受培训。在此期间,她负责为“非遗+动漫”中的岚皋民间传说《龙安茶的故事》动漫宣传片做前期人物定型和场景构图指导。

  “故乡的一切,我都记得那么清楚。”沈英霞说,家乡每一条流淌的溪流、每一条熟悉的街巷、每一盏拐角的路灯,以及乡亲们闲聊时的语气腔调,都在她绘画时不间断地浮现于脑海,是她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沈英霞 农民画 户县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