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钱稿费

2020-08-10 09:19:41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1981年我在老家读中学,因暑假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便去邻近的一个城市,托在那儿工作的伯父帮我找份小工做,以挣钱补贴家用。...

  等了几天后,当我拿着毕业证,满心欢喜地又到邮局取那一元钱稿费时,因我到这个城市打工时将原来很土气的名字改掉了,稿费单上的名字与毕业证书上的名字已不相符,一元钱稿费还是取不上。当时我痛苦地流下了眼泪,因为,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收到稿费

  □ 汪志

  1981年我在老家读中学,因暑假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便去邻近的一个城市,托在那儿工作的伯父帮我找份小工做,以挣钱补贴家用。

  工作终于找到了,是在江边的一家化工总厂卸货的苦差事。一天早上7点多钟,我步行去江边干活,只见马路上人来人往,在靠近化工总厂边上的一条马路急转弯处,忽然,两辆相向而行的自行车撞在一起了。由于是坡路,下坡的人也许车速快且没有提前刹车,致使两个人都撞得头破血流,躺在地上动弹不得。说时迟,那时快,路过的人群立即停了下来,有的扶人,有的扶车,有的则拿出手帕帮助伤者包扎流血的伤口……

  由于出事地点比较偏僻,也没有住户和医院,就在大家准备背着受伤的人去好几公里远的化工总厂医院时,一辆拉矿石的空车忽然停下了,司机打开车门问了情况后,立即吩咐救人的群众:“快将受伤的人背上车送医院,救人要紧!把两辆自行车也拉上。”现场的十几个抢救者有的抬人有的抬车,不一会儿,司机掉转车头,朝医院方向开走了。

  那天一整天我都想着这救人的场景,大家素不相识,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从小爱写作文的我,晚上回到住处后,饭都没顾上吃,就跟房东上小学的孩子要了两张作文纸,趴在桌子上将救人的场面写了下来。第二天上午正好我休息,一大早,我就坐公交车赶到市报社,一位40多岁的编辑叔叔看了我写的救人事迹后,又问了下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让我留下稿子并留下地址。

  转眼快两个月过去了,就在我结束打工准备回家的一个中午,房东递给我一张汇款单,说是市报社寄来的稿费,金额是一元钱。我知道是那篇“活雷锋”事迹稿被刊载了,吃了几口饭后,我赶紧跑到邮局去取稿费,可工作人员要户口本,我说我是外地的中学生,来这儿做几天小工,在这儿没有户口。这位女工作人员又说,叫单位盖上一个公章也行,可我一个临时卸货的中学生,哪有什么单位。最后跟邮局人员好说歹说,他们最终答应说,可以用我的初中毕业证书来取,于是我又写信到100多公里外的家里,让家里人将毕业证书给我寄过来。

  等了几天后,当我拿着毕业证,满心欢喜地又到邮局取那一元钱稿费时,因我到这个城市打工时将原来很土气的名字改掉了,稿费单上的名字与毕业证书上的名字已不相符,一元钱稿费还是取不上。当时我痛苦地流下了眼泪,因为,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收到稿费。

  别小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一元钱稿费,要知道我从100多公里远的老家来这个城市,火车票才1.9元,每天装卸七八个小时的货物才挣1.2元,而春节我收到的压岁钱只不过几角钱……

  虽然这笔珍贵的一元钱稿费最终没有得到,但对我影响深远。后来我继续上学并从事新闻报道及文学创作,一写就是38年,这期间收到比这数额高得多的稿费,但38年来,我始终忘不掉那一元钱稿费。

  感谢38年前那些素昧平生的“活雷锋”,是他们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精神让我拿起笔,也让我从小就懂得了应该如何正确地做人做事。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稿费 一元钱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