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服,个子不高,满头白发的老头儿就是我……”7月14日上午10点,阴雨连绵,在西安市新城区兴盛社区市体育场家属院小区见到傅庚时老人时,他带着雨伞正笑脸盈盈地驻足在小区门口等候。
今年84岁的傅庚时是西安市委原学校部部长、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1999年退休后,便一直致力于各类志愿服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21年过去,如今他仍旧坚守着为民服务的信念,重提旧事,他仰头哈哈笑道:“我做的这些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儿,不值得一提。”
走进傅庚时老人所居住的小区,眼前铁门处的墙上一块掉漆至泛白的黑板格外引人注意,据他介绍,这里就是他做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之一。
“退休后,我就给自己找了办黑板报的活儿,每个月的大事记会定时更新,保证小区里的人每天出门看一眼就能了然于心。”傅庚时老人说,以前通讯没有现在发达,人们接受信息也不及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信息遗漏。而如今,虽然通过手机网络就能第一时间了解世界上刚发生的新鲜事,但信息的碎片化和海量化却让人不容易抓到重点,黑板报宣传的作用依旧需要。
热点信息、大政方针政策、天气预报……截至目前,傅庚时老人的黑板报已经刊出了200多期。近期雨季的到来,南方多地遭受着洪涝灾害的侵袭,每天坚持看新闻的傅庚时老人也密切关注着西安的天气变化,采访当天,记者看到,黑板上就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着“南方抗水灾,西安防雨涝”的字样,提醒居民出行常备雨伞,时刻注意安全。
他的另一“阵地”在其所居住的3号楼家委会,2013年,傅庚时老人被推举担任家委会主任一职,邻居遇到困难,找家委会解决,他就是调节矛盾与纠纷的“灭火器”。今年6月底,家委会换届,他才得以卸掉肩上担子,他说,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觉得有心无力。
虽然嘴上说着不做,但傅庚时老人却有点“心口不一”。在他的卧室门口,摆放着一把专门用来拾掇烟头的钳子,原来,平时散步时他喜欢带着它,养成了看见路上有烟头和其它垃圾就随手清理的好习惯。
2011年西安世园会期间,傅庚时老人还建议开展“迎世园学英语”活动,后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得到顺利开展。期间,他以75岁的高龄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利用自己在老年大学学到的英语知识,接待外国游客,为世园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和傅庚时老人聊天,他的嘴里还时不时会“蹦出”英文句子,他坦言,自己胆大,不担心说得不好,很喜欢和外国人交流。
“心怀感恩、知足常乐”,这是傅庚时老人时刻挂在嘴边的八个字,他说,经历过旧中国的苦难生活,便深知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革命壮烈牺牲的父亲生前也经常告诫自己,“要听党的话,为人民服务”。直至退休,傅庚时老人依然时刻坚守“工作岗位有退休制度,但党员岗位没有退休,要终生牢记使命,热心参加志愿服务,严以律己,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党员”的人生信条。
近几年来,傅庚时老人先后受到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和市老干局、新城区文明办和关工委、西一路街办的表彰,被评为兴盛社区优秀志愿者、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优秀志愿者、陕西省老共青团工作者协会优秀会员,被全省老龄办评为全省老有所为先进典型,在他家客厅的柜子里,一摞厚厚的荣誉证书见证着这些年他的付出与努力。(各界导报实习记者 孙高菊)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