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产业脱贫路径 推进千阳脱贫摘帽

2020-01-13 08:50:49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千阳县是国家六盘山片区县和陕西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千阳县把产业脱贫作为精准脱贫、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举措,探索实践、创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

  □ 赵海斌

  千阳县是国家六盘山片区县和陕西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千阳县把产业脱贫作为精准脱贫、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举措,探索实践、创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三年多来,累计脱贫7295户24330人,5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贫困户户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13813元增加到2018年的21989元,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2.3%下降到1%,2019年5月实现整县脱贫摘帽。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陕西省脱贫攻坚考核优秀县区,2019年获陕西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一是龙头企业搭载。所谓企业搭载,就是将企业的发展通过资金、技术、信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与贫困群众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实现企业盈利、群众增收的双赢效果。千阳县先后引进陕西海升、华圣、大地丰泰等12家果业龙头企业,正大、奥能、澳龙等奶山羊龙头企业,整合产业扶贫资金、贫困劳动力、贫困户土地、产业技术服务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搭载分红、入园务工、学习技术等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企业和贫困群众联结起来,在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全县产业发展、企业盈利、群众增收共赢。多年来,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全县苹果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矮砧苹果7万亩),苗木3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成为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和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全县奶山羊饲养量达到11.8万只,成为全国唯一的莎能奶山羊保种育种基地。2600户贫困群众搭载海升集团年均分红增收960元,540户贫困户搭载飞天乳业年均分红增收1667元,1003户贫困户搭载宝鸡超越苗木年均分红500元。

  二是集体经济组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集体经济属“公”,便于承接扶贫资金,利于组织发展农村主导产业,覆盖群众面广。在精准脱贫的新形势下,通过集体经济组织群众发展产业、实现增收,成为千阳县精准脱贫的必然选择和产业脱贫最主要的途径。2017年,千阳县对全县97个村(2018年行政村撤并后为65个)的集体经济进行了清理、整顿和规范,每一个村都规范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按照“整合扶贫资金、实行集体控股、搭载项目推进、强化村级管理、带动群众增收”的思路,紧扣全县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先自下而上提出项目,再自上而下确定项目,注入扶贫资金,村级主体管理,带动群众增收。先后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意见》等8个政策性文件,将2.3亿元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产业项目312个,支持发展“一村一品”。截至2018年底,全县4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全面消除了“空壳”村。其中,张家塬镇宝丰村经营性收入达到200万元,荣获陕西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强称号。8077户贫困户通过信息、人力、土地等全要素带贫,镶嵌到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产业的全链条中,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覆盖所有村、产业扶贫项目覆盖所有村和所有贫困户的“三个全覆盖”。

  三是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的周边有产业发展的能人,他们或有合作社、或有小型家庭农场,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规模,在群众中具有号召力强、市场意识强、引领能力强等优势,让他们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对贫困户增收具有最直接的效用。千阳县围绕苹果、奶畜两大主导产业,采取项目扶持、资金直补、政策倾斜等方式,从技术、加工及农资、培训、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让贫困群众与能人大户在一些生产要素上形成利益联结,实现先富带后富、共奔致富路。按照“选准一个能人,培育一个产业,成立一个合作社,带动一方农民增收”的思路,鼓励能人大户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60个,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百强合作社5个、省级示范社10个,合作社注册商标28个;整合3160.2万元涉农资金,支持5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苹果、奶山羊、核桃、养蜂等产业,带动3517户贫困群众年均增收900元。全县涌现出了张金强、何乾让、魏小杰、冉会军等100余名产业致富能人。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群众跟进养殖中蜂2.6万箱,种植玉米3万亩、黄花菜328亩,带动536户贫困群众年均增收1170元以上。

  四是群众自我发展。群众自我发展,就是相对于有产业发展能力的群众,通过政策扶持,解决他们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实现脱贫致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产业扶贫资金直补到户,再通过帮扶干部的帮扶,最终实现脱贫目标。千阳县实施农民增收千万亿工程,制定产业直补政策19条,累计投入857.56万元产业直补资金,覆盖3915户贫困户,为3453户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7049万元,支持发展矮砧苹果、奶山羊养殖、设施蔬菜、油料、药材等产业,解决群众发展产业缺项目、缺资金的问题。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创建产业扶贫基地15个,工艺品扶贫加工基地5个,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19期,培训贫困群众2943人,解决群众产业发展中缺技术的问题。通过努力,4900多户贫困户通过自主发展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8026户贫困户拥有中长期产业,占所有贫困户的99.4%,筑牢了稳定脱贫不返贫的基础。

  实践证明,产业脱贫是实现群众稳定脱贫、长效增收的根本途径,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长远谋划、长抓不放,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系千阳县委副书记)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经济 产业 脱贫 千阳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