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演出市场需“质量为基,营销为翼”

2019-04-16 08:57:53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这是张帆第一次走进剧院现场观看世界经典歌剧《歌剧魅影》。...


演出结束后,粉丝与《摇滚莫扎特》 主创人员互动。 (陕西大剧院供图)

  □记者原登荣

  “一开场就是歌剧《布兰诗歌》经典曲目《哦,命运女神》,太震撼了”“终于现场聆听了世界著名歌剧和音乐剧曲目”“这个夜晚真的很享受”……4月19日晚9时许,走出陕西大剧院,西安市民张帆和朋友依然还沉浸在演出氛围中。

  这是张帆第一次走进剧院现场观看世界经典歌剧《歌剧魅影》。置身爆满的观众席中,享受音乐家现场演奏,她对歌剧魅力有了全新的感受。

  在西安,还有许多像张帆一样的剧迷,他们四处搜罗演出信息,省吃俭用也要走进剧场,为的就是满足自己现场欣赏歌剧、话剧、音乐剧的喜好。据统计,2018年西安演出市场各类剧目演出场次达200余场,音乐剧《猫》、话剧《解忧杂货店》和《四世同堂》是观众关注度较高的剧目。

  今年陕西大剧院演出依然很热,截至目前,已演出和即将演出的剧目有100余场,包含音乐会、音乐剧和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热闹”背后,西安演出市场现状又如何?

  观众:在乎票价但更关注质量

  早在两个多月前,《歌剧魅影》刚售票,张帆就花了580元买了张一楼池座的高价票。平时她没多少闲暇时间能静心欣赏歌剧,池座票离乐队近,现场感会更强,能更好满足一饱耳福的小欲望。

  听说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要来西安巡演,上班族何玉娇三个多月前就在网上购了票。她说:“这是‘法扎’(粉丝对法语该剧的称呼)在国内巡演的最后一站,可能其他城市也有粉丝会追过来看,所以一定得提前上手,只有拿到票心里才踏实。”

  3月22日,何玉娇如愿观看了《摇滚莫扎特》在西安的首演。看完演出的夜里,她激动的久久不能入睡,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观后感:“这是一场感官盛宴,饱含深情的演唱、华丽的舞台、炫美的灯光、经典的巴洛克风格服饰……一切都是那么极致,让人轻易‘中毒’,创新的摇滚乐赋予了莫扎特新生命,他不畏权势、向往自由的情怀深深打动了我,永不说再见,我亲爱的‘法扎’。”

  为了这次现场看剧,何玉娇花掉了880元,遗憾的是1080元最贵的票没抢到。“这恰好说明和我有同样品位的人还真不少。我也在乎票价,花880元看一场3小时的演出,作为上班族确实有些奢侈,但为了看一场精品剧,偶尔放一放血还是很值得的。”她笑着说。

  记者在“西安话剧迷小窝”微信群做了一项调查,共有31人回答了相关问题,其中26人表示每年观看各类话剧在10场左右,26人表示自己平时更多关注国外院团作品,23人认为票价180元到280元较为合理,但大家一致认为,精品剧票价稍高可以接受。

  院团:项目投入大盈利很困难

  “北京、上海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培养话剧观众,西安起步太晚,观众认知度还不够高。”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院长李宣说,这两年西安话剧市场慢慢好起来了,愿意花钱走进剧场的观众越来越多。

  谈到话剧市场盈利情况,李宣表示,舞台演出不像电视剧拍好播出就行,舞台演出只要有表演就会有支出,每演一场支出就会增加,一场演出除去所有人员开销,如果能有利润就已经是王者了。“做内容是国有院团的强项,但做全国层面的演出运营却不是强项,希望有更多的运营商加入进来,一起把话剧事业做起来。”

  近年来,陕西省歌舞剧院编排演出了《大汉苏武》《丝绸之路》等剧目,其中《大汉苏武》是继《张骞》《司马迁》之后“大汉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荣获第十五届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自2015年首演以来,已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00余场。

  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歌舞剧院艺术指导郝萌介绍说,歌剧《大汉苏武》加入了秦腔、乐器埙等元素,与西洋交响乐有机融合在一起。此外还加入了“现代舞”艺术元素,使历史题材歌剧有了现代元素,在创新同时能被现代人所接受和喜欢。

  郝萌说,歌剧是西方舶来品,是舞台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但在国内还属于古典小众艺术,因为体量大的缘故制作成本较高。“《大汉苏武》各方面投入加起来共上千万元,国内大部分重点剧目从项目启动、制作到巡演,都需要很大支出,但要真正做到盈利很困难。绝大多数国有院团都承担着教化育人的社会责任,会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资金保障主要依靠政府相关补贴。”

  说起西安演出市场,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杂技艺术团有限公司团长陈海燕感触颇深。她说:“很少有本地观众愿意掏钱买票看杂技演出。外地或外国游客来到西安,他们也更愿意看一些仿唐类歌舞等表演,我们的杂技表演主要靠外出演出。”

  2013年,陈海燕和团队打造了一台仿唐歌舞《大唐乐舞》。她说,这台演出没有杂技内容,院团也需要生存,有时候不得不迎合市场,实属无奈之举,目前就演出的市场反馈来看还是不错的。

  建议:观众群体要一步步培养

  再过几天,陕西人艺版《白鹿原》——陈忠实逝世三周年纪念演出将再度亮相陕西大剧院。从2016年首演以来,该剧已在国内二十多个城市演出近200场。

  《白鹿原》《灯火阑珊》和《平凡的世界》是陕西人艺5年来三部大作。“陕西人艺有自己的五年计划,一部大戏两年一个周期,给足时间、搞好创作是赢得市场的根本。”李宣说,院团应该建立自己固定的演出剧场,每次排练都得租用剧场成本很大,给院团发展带来了压力。

  针对目前一些歌剧传唱度不高,郝萌认为,主要原因是质量不够,院团在剧目制作上要重内容、轻形式,减少一些宏大的场面,减小体量编制,只有脚踏实地创作一批真正贴近人心的剧本,才能保证剧目质量,吸引观众走进剧院。此外还应该增加院团剧目的多样性,让观众走进剧院有选择的余地。

  “在剧目选择和剧本创作上,既要坚持文化历史传承,还应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合理创新,并融合一些现代灯光、舞美等元素,让艺术创作更饱满。”郝萌建议,艺术应走进厂矿、学校等基层单位,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歌剧、话剧和音乐剧,让艺术真正走进人民,一步一步培养观众群体。

  “酒香也怕巷子深。”陈海燕认为,在提高演出质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各类舞台艺术演出的市场营销,对市场作出充分调研和预测,对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进行分类营销。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西安 演出市场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