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爱同行”共同守望 ——访省慈善协会“守望大山”彩虹基金发起人张新斌

2019-02-27 08:14:59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 在近日举行的“因爱同行”2018网络公益年度总结发布活动中,陕西省慈善协会“守望大山”项目获“2018网络公益年度优秀传播项目”。2月21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该项目基金发起人张新斌。...

  

 
张新斌和孩子们在一起
 
 
张新斌和"外婆"们祝愿大家新年快乐

 

  □ 张璐 记者 李彦伶

  在近日举行的“因爱同行”2018网络公益年度总结发布活动中,陕西省慈善协会“守望大山”项目获“2018网络公益年度优秀传播项目”。2月21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该项目基金发起人张新斌。

  “爱的纽带”

  张新斌,一位80后小伙,幼年母亲病逝,家中贫困。为减轻家庭负担,17岁便离家只身来到西安打拼,他做过报童、当过洗碗工,睡过马路。尽管历经挫折与失败,但他始终怀揣梦想,常怀感恩之心,努力拼搏。十多年的坚持让张新斌从稚嫩不断走向成熟,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在城市里扎根立足。

  事业有成后,张新斌不忘初心,发起成立了“守望大山”公益组织,号召北京、广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的爱心人士走进大山、走进旬阳,了解和关爱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在城市与大山之间搭建起爱心的桥梁,用自己的善行义举回报家乡父老浓浓的爱。

  自2013年开始,“守望大山”公益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活动。其中十个愿望、春天的召唤、暖宝宝、暖春、一城一村、走进羊山寻找最美外婆等一些列公益活动的开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累计参与人数上千人,资助贫困留守儿童38名,捐赠物资和现金累计过百万元。

  “授人以渔”

  在旬阳县大山里,有这样一群外婆,她们依靠养鸡有了稳定的收入,悠然自得,日子越过越幸福。这一切都得益于张新斌的“守望大山”公益项目。

  通过多年的公益实践,张新斌认为,捐赠虽然可以解决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一时之需,但是被捐赠者容易被孤立、嫉妒、歧视,甚至产生等靠要依赖思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采访中张新斌说,公益不应仅是单一的捐赠,更应该是授人以渔。可以是通过以买代捐的方式,助力农村留守老人和贫困家庭实现创业养老、脱贫致富。这未尝不是公益的新形式。

  2016年,张新斌成立了陕西守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旨在为大山里的农产品闯出更广阔的市场,打造新的销售模式。之后,张新斌带领他的“守望大山”公益团队一次次走进大山,躬身实践。

  2016年4月11日,“守望大山”公益组织在旬阳县李家台村,现场发放鸡苗3000只,并与城关镇政府及贫困户签订禽蛋购销合同及委托养殖协议,不定期聘请专业养殖人员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实现农户放心养鸡。

  2016年,“守望大山”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众筹与腾讯公益合作发起助力外婆创业养老第一季活动,争取到10万元资金,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了数千名爱心志愿者,助力外婆创业项目。

  在张新斌看来,外婆创业项目不仅仅是一个公益慈善项目,他还有更深远的希冀。“通过外婆创业项目作为切入点,未来还希望能够带动更多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张新斌如是说。

  2016年,“守望大山”公益组织联合省慈善协会等机构为旬阳县小河镇寨子沟村众筹成功一条通村路,项目命名为“一米彩虹路”。通过这条“彩虹路”,把来自贫困山区的高山蔬菜源源不断输送到大山之外。

  张新斌表示,在未来,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走进大山,了解大山,共同参与到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来,通过养殖创业帮助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目标。

  《各界导报》2019年02月27日 第4262期 第4版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因爱同行 守望大山 旬阳县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