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李明见)尽管水泥路已通一个月了,但洋县槐树关镇万春村的村民对出行方便带来的变化仍津津乐道,村民们说:“这是新上任的村主任李康为大家儿办的第一件大好事。”
今年31岁的李康从太原科技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参军报效祖国的道路,在部队连两年,他入了党,两次当选为优秀士兵,三次受嘉奖。退伍时部队领导把他推荐到苏州一家公司上班,由于他勤奋好学、有勇有谋,很快为公司的骨干,年薪40万元。
当李康怀着成果的喜悦回乡探亲时,看到走后多年的家乡毅然没有太大变化,了无生机的山村和发达地区比反差很大,尤其是当他偶然遇到村上年过七旬的老人挑着上百斤重的龙须草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去卖,所得报酬不足百元时,这情景深深利痛了他的心,他想,我挣钱再多,也只是富了我一人,何不趁年轻回乡创业,报达哺育我的家乡人呢?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后,父母怎么也想不通,辛辛苦苦培养了十几年的大学生,又经过部队锻炼,放着年收入40万元的高新不干,怎么有回到农村呢?但是,李康看得很深很远,他觉得国家正在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农村也有大学生发挥才能的大舞台,我不能光给别人打工,我们把农村建设好了,自己也能在家门口当老板。
2018年5月,村委会改选,励志回乡创业的李康被乡亲们推举为候选人。“400人投票,我以286票高票当选,这说明村民对我报有很大期望。”李康回忆道:在随后的就职演说中,李康根据前期走村入户调查摸底的情况和村情,向乡亲们的承诺上任后将采取短、中、长的工作思路:短,就是尽快解决申家河一、二组75户,243人出行难问题,把路修好;中,就是利用村上资源优势,建立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电商;长,就是力争把小学恢复起来,让孩子们就近上学,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腾出的人手搞生产,利用家乡“山美水好”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说起修路,真是困难重重,村上没有资金又错过了“村村通”建设时机。“不管多困难我们一定要在年底前把路修好!”李康和村委成员反复商量后,决定采取受益村民捐资、一事一议和个人垫资的办法。李康带头把县城的门面房抵押,以个人名义借了40万元。有了这40万元作为前期,村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家你200,他500,最高的捐了5万元,很快收到捐款10万多元。施工期间,李康和村委会成员不分昼夜坚守在工地,严把工程质量、进度关。经过全体村民两个月的努力,投资86.72万元,长2.2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于2018年12月15日全面竣工,从此后,这里的村民不再为出行发愁了,这里盛产的红薯、西瓜、核桃等农特产品不愁卖不出去了。
“我的创业路才刚刚开始,压力也很大,经常失眠,但我还年轻,有村民的支持,有团结一心的村委会一班人,有党的好政策,我们的目标已定,只要朝着目标努力干,万春村的面貌一定会大变样!”李康信心满满地说。
编辑: 陈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