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韩永国)孩子成绩下降是什么原因?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焦虑,却又茫然无助,其实,这既是孩子学习素养的问题,也是家校协同的问题。12月27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参考》杂志责任编辑,家校协同研究中心秘书长,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袁庆祝老师在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一楼多功能厅为来自渭城区八方小学和道北小学200多位家长做了一场《关注孩子学习素养 促进孩子自主发展》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本次活动由咸阳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协调,咸阳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承办,咸阳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康北莉主持。
讲座中, 袁老师通过学习素养的内涵及理论模型,运用大数据图表多维度直观展示,同时,他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社会家庭教育案例,运用大量数据比对,分析了小学生学习素养的整体情况,强调了学习素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讲座中,袁老师将当前中小学生的学习素养可以分为8个维度、15个二级指标。
袁老师提到,许多孩子小学成绩还可以,从初二开始因为学习素养水平的原因,成绩两极分化。那是因为小学阶段可以靠家长的“严防死守”保住成绩,到了初中就会“原形毕露”。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家长再去辅导帮助孩子的功课会有困难,而且孩子的时间也不允许了,所以家长只能放手,成绩两极分化就成了必然。袁老师讲到小学生的学习素养与学业成绩紧密相关,并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力。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习素养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小学三年级和六年级存在一些特殊现象等内容,强调一些盲目提高学生成绩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问题;小学生在学习素养的不同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袁老师指出,尊重教育规律,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的学习素养,家长和学校缺一不可。家、校、社协同教育过程中,学校应从理念方面加强对家长的引领和指导,而家长则应该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养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家庭系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袁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家长们受益匪浅,家长们深切地感受到在以后的孩子教育中更有方向感。
讲座结束后,家长朋友们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请教袁老师,袁老师认真地为每一位家长解疑释惑。袁老师表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校协同教育,共同关注孩子的自主发展,才能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编辑: 韩永国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