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娃患肝糖原累积症 因无钱医治搁浅至今

2019-11-20 15:22:04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8月30日下午,当本报记者走进商洛市山阳县邱步田的家中时,他正在给7岁的女儿婷婷喂生玉米淀粉。...

  ——山阳县贫困户邱步田家的坎坷之路

  实习记者 周君娜

  8月30日下午,当本报记者走进商洛市山阳县邱步田的家中时,他正在给7岁的女儿婷婷喂生玉米淀粉。“不吃不吃。”孩子对于这个“难以下咽的食物”很抗拒,邱步田急得头上直冒汗。妻子是聋哑人,女儿婷婷2013年被查出患罕见病——肝糖原累积症,2018年出生的小女儿燕燕疑似肝糖原累积症(病症相似,目前尚未去医院诊断)。

邱步田夫妇和两个患病女儿

  初秋的早晨,丝丝凉意已悄然而至,秦岭深处,阳光透过密布的丛林照射下来,散落商洛市山阳县小河口镇红星村祝家院组崎岖的山路上,去往邱步田家的路上,开车十几分钟才能看到一户人家。今年43岁的邱步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大山深处,独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从红星村村委会到我家有5公里路,没有车,我每次步行得两个小时。”邱步田说。

  女儿患肝糖原累积症成“大肚娃娃”

  “家里老汉儿没钱,我小学读了一年就辍学了,不认识几个字。”邱步田说。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当被问及一些地名和人名时,他总会让今年8岁的大儿子来写给记者看。

  1999年,邱步田和邻村一个聋哑姑娘结婚,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2011年,儿子出生,2012年,女儿婷婷出生,妻子在家照顾孩子,他在西安打工(工地上绑钢筋)。“我那时候一天能挣60块钱。”他说。2013年婷婷一岁多时,突然出现腹部膨隆、感冒发烧不断等症状,他带女儿到山阳县人民医院,医生说要去西安大医院治疗。于是,又前往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经一系列检查,孩子被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症。“当时光检查就花了一万多块钱,我实在没钱了,医生让吃玉米淀粉,说可以控制病情,我就就带娃回家了。”他说。

邱步田一家人

  据邱步田介绍,自婷婷生病后,腹部就一直处于膨隆状态,成为一个“大肚娃娃”,经常流鼻血,走路喘,每个月至少4次感冒发烧,还不能打针不能吃药。如今7岁的婷婷身高还不足1米,智力发育和同龄人相比,也较为迟缓。“她现在还数不清我家有几口人。”邱步田说,由于身体和智力的影响,直到今年上半年,黑沟岭小学才接收了7岁的婷婷上一年级。每天早晨6点准时出发,山路难行,加上孩子走路特别慢,奶奶带她步行3个小时才到学校,若遇雨雪天,路上会花费更多时间。“中午学校给她发面包鸡蛋和牛奶吃,她婆(孩子奶奶)中午不吃饭,晚上回来再吃。”

  再生一女儿仍患病 仅靠吃生玉米淀粉控制病情

  邱步田只有小学一年级文化,妻子从未上过学,对于孩子的病情,他们似懂非懂。“村里人都说,你生个儿子健康,女儿有病,再生一个,说不定就没病了。”2018年,小女儿燕燕出生,又是一个“大肚娃娃”。“我实在是没钱了,第一个女儿光检查就花了1万多,第二个又是这病,再不敢去医院了。”他说,婷婷生病后,为照顾家庭,他就从未外出打工,只能在山里打零工帮别人盖房,全年收入1000元,至今,燕燕已经1岁3个月了,还从未去医院就诊过。

  下午4时,山里有了些许燥热。邱步田在碗里倒了开水,晾凉,搅拌好玉米淀粉,再次喂给两个孩子。“买不起药,看不起病,我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个玉米淀粉上,就看它能不能让娃的病好起来。”他说。

  9月23日,记者再次致电邱步田时,他说自己正在山阳县中医医院,大儿子上学路上腿部摔伤,需进行手术。帮扶干部李斌介绍,邱步田家中因孩子生病,存在很大的经济压力,虽有帮扶小组帮扶,但仍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他想让我帮两个女儿办残疾证,但是那个不属于我们的帮扶范围。”李斌说。

邱步田妻子和小女儿燕燕

  主治医师:目前糖原累积症Ⅰ型无根治手段,饮食疗法可有效减轻和缓解临床症状

  9月6日,记者专程采访了2013年婷婷的主治医师——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主任医师张晓燕,张医生回忆,2013年,婷婷来医院就诊时只有一岁多,因腹部膨隆原因待查收住院,入院后医生检查发现孩子有肝脏肿大,血化验提示低血糖、高尿酸血症、高乳酸血症和高血脂,排除其它疾病后临床诊断为糖原累积症Ⅰ型。

  据张医生讲,糖原累积症属罕见病,发病率约2万~4.3万分之一。这类疾病是由于先天性酶缺陷导致的糖原代谢障碍,使过多糖原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累积,主要累积于肝、肾、肌肉等。糖原累积症Ⅰ型发病率大概十万分之一,如果没有及时正规治疗,会出现个子矮小、痛风、肾功能不全、肝腺瘤,肝腺瘤还有恶变倾向,少数患儿会出现智力低下。糖原累积症Ⅰ型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俗讲,父母各携带一个致病基因,这两个致病基因都遗传给下一代,就会导致孩子发病。这种情况下,父母如果再生育,应该做产前诊断以避免生育病儿。而邱步田和妻子在生育三胎前未做产前诊断,燕燕出生后出现和婷婷相同的症状,很有可能也是糖原累积症。目前饮食治疗是糖原累积症Ⅰ型治疗的重要手段,应用生玉米淀粉治疗,维持血糖正常,抑制低血糖所继发的各种代谢紊乱,改善临床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当时临床诊断后,我让孩子在医院再住一段时间,指导家长调节孩子饮食,教家长如何加用生玉米淀粉再出院,但因为经济困难,诊断后两三天家长就带孩子自动出院了,之后也没来复诊。”张医生说,从照片看婷婷目前已经出现发育迟缓,其它并发症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评估。小女儿燕燕也应该来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是否也患有糖原累积症Ⅰ型,如果是,可以尽早饮食疗法以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最高补助20000元

  9月9日,记者从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官网了解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在全国29省(区、市)开展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其中,陕西省属第一批项目省份。

  该项目主要为患有遗传代谢病的患儿提供医疗救助,减轻患儿家庭负担。最高补助额度为10000元(含),患儿在获得第一次补助金(以基金会救助时间为准)之后可申请第二次补助。

  目前,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管理单位、实施单位在陕西省内包括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商洛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

  9月9日,记者致电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热线,大致介绍了邱步田家两个孩子相关情况,一位贾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患者可先自费看病,之后拿上相关病例及票据,去商洛市妇幼保健院报销,第一次可最高申请报销10000元,救助金到账一个月后,可申请第二次报销,也是10000元,相当于最高可报销20000元。

  商洛市妇幼保健院:病人可申请报销

  9月23日,记者致电商洛市妇幼保健院,医保科科长张美英介绍,自己之前未听说过出生缺陷救助项目,也是早上开会刚得知此文件,肝糖原累积症应该在报销范围内,病人可到医院咨询。“我也希望能够帮到他们,但上面的资金不一定能随时到位,具体什么时候能报销,目前我还说不清楚。”

  该医院儿童保健科科长贺楠介绍说,商洛妇幼保健院可以落实出生缺陷救助项目。病人需先去相关医院确诊病情,在村里开贫困证明,带上相关资料到山阳县妇幼保健院立项目,报送商洛市妇幼保健院,再由商洛市妇幼保健院报送省上。“目前能报销的疾病相对较多,有80多种吧。”他说。

  政协委员:呼吁报销治疗费

  针对邱步田家的情况,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主任魏绪仓呼吁,一方面,应提倡优生优育,增强遗传病的筛查,以免对家庭造成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负担;另一方面,肝糖原累积症属遗传性代谢病,虽很少见,但治疗时间长,花费大,政府应将该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考虑是否报销治疗费。“像邱步田这种贫困户家庭,更应当予以关心,将他家作为一个特殊情况,后续治疗费全免。”他说。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外科主任医师徐泉建议,针对肝糖原累积症,如果能在政策上有所倾向,那么,帮助的就不只是这一户人,而是这一类群体。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邱步田 饮食疗法 大肚娃娃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