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实现安居梦——省政协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三级联动民主监督调研侧记

2019-11-07 09:22:39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沿着通村路蜿蜒而上至山顶,在距离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镇10公里处的双庙子安置点,整齐排列的117套安置房成为了大山深处一道别样的风景。...

  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孙高菊)沿着通村路蜿蜒而上至山顶,在距离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镇10公里处的双庙子安置点,整齐排列的117套安置房成为了大山深处一道别样的风景。

  11月6日,省政协深度贫困脱贫攻坚三级联动民主监督调研组来到安康市汉滨区安沟村双庙子安置点开展调研时,一行人盯着眼前的漂亮房子,不禁发出感叹:这里真的是深度贫困村吗?

  “老乡,我们能去您的新家看看吗?”望着迎面走来的村民王前花,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周建功上前亲切地询问道。“当然可以,欢迎来我家参观。”经过同意,调研组被领进了王前花的新房中,只见屋内崭新的窗帘,摆好的新床……日常所需家具基本齐全,环境丝毫不逊色于城里的单元房。

  之所以被评为贫困户,与村里部分贫困户一样,交通不便是王前花一家最重要的致贫原因。“过去村里没有路,外面企业就无法入驻,资金也引不进来,所以解决贫困的关键还在于要解决交通的问题。”驻安沟村第一书记彭烛说道。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张滩镇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把贫困村道路基础设施及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开门钥匙”,通过倒排工期,倒逼任务,集中连片推进贫困村道路建设。截至目前,全镇新修建贫困村水泥路29.37公里,新修贫困村砂石路4.7公里,新修园区路1公里,改扩建贫困村主干道15.1公里。

  “修了路有了产业才能发展,村里的好东西才能卖得出去,有了路就好办事了。”省政协委员、陕西雅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玲有感而发。

  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后,如何保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安沟村的配套社区工厂无疑成为了贫困群众增收的最佳保障。

  今年34岁的吴凤安一家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家中一共5口人,三个孩子分别就读于小学、初中、高中。社区工厂成立之前,吴凤安的精力都集中在孩子们身上,一家的日常开支只能靠丈夫打零工勉强维持,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而现在,工厂建在了家门口,平时除了照顾孩子外,两口子除了能在工厂打工,在闲暇时节还能兼顾着其他零工活儿。

  吴凤安所在的工厂正是萍盛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以养殖繁育陕南白山羊和种植北花一号金银花为主导产业,利用“支部+园区+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吸纳农户参与建设和生产经营,目前已经与5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用工协议。

  “我们的产业是互补的,修剪下来的金银花枝条可以喂羊,同时羊粪又能为金银花提供肥料。”萍盛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迁平介绍道,园区产业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对当地实际情况研究考察后建议投产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农户增收更有保障。

  据介绍,园区一期已完成500亩北花一号金银花的种植,预计每亩年纯收入可达3000元,在园区的务工人员,男工每个月收入能达到3000元,女工收入在2500元左右。除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今年该公司100多亩富硒黄菊也开始投产种植,目前正迎来收获季。

  近年来,通过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搬迁等措施,安沟村达到了全村常住农户都有安全住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农户增收得到了有效保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小山村”的安居梦。

  事实上,安沟村只是安康市汉滨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全区共规划建设了144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20152户68219人,分散安置3655户13417人,今年9月底前所有安置房已全部建成并交钥匙。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省政协 贫困县 脱贫攻坚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