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 ( 赵婧 文/图)“世界上每7个苹果就有1个产自陕西,每3杯果汁就有1杯来自陕西。”10月11日,在第十二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国际苹果产业论坛上,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黄思光以“苹果为媒”,向现场嘉宾深情讲述关于陕西的苹果故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近年来,陕西苹果产业在“优势和特色”上做文章,通过实施“3+X”工程,打造千亿级苹果等一系列措施,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相关人士的瞩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届论坛“巧借”博览会的窗口,邀请国际知名果业专家,为我省苹果栽培、采摘、储藏的优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囊”参考。
来自日本弘前大学教授黄孝春表示,苹果在日本几乎被当做工艺品来栽培。果农在种植苹果时,不追求数量,更注重质量。他们不惜劳力进行修剪、疏花疏果、着色,更注重苹果外表、大小和口感。如此"精心"栽培的日本苹果既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满足高端水果市场。
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文森特巴士介绍,新西兰会应用自动化技术来提升果园管理,使用机械臂来采摘苹果,并积极研发绿色新型农药,使用无人机喷洒作业等,从而减少果树的病虫害,提升果品品质。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程来亮也介绍,美国非常重视苹果的分级包装保鲜,采收后直接送到冷库,使用聪明鲜水果保鲜技术,延缓水果贮藏、运输、销售期间的果实后熟衰老问题,保持果实硬度与风味直到货架期,从而带给消费者更多的美味享受。
“苹果让生活更美好”
记者发现,相较往届论坛的主题,本届论坛主题有些“接地气”——“Apple Makes Life Better”(苹果让生活更美好),面对这个鲜活的主题,两位“特殊”的来宾在论坛发言前,纷纷谦虚表示“不懂”苹果,却在相关产业链发展上道出一番真知灼见。
“大数据不仅可以记录苹果的生产、品种、消费信息,还能为农户提供气象、金融、管理、市场等精准服务。”大数据如何帮助苹果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建议,政府要抓宏观规划与政策引导,数据资源管理与建设,做好共性基础与核心技术研发,大数据生态环境构建,大数据人才队伍培养,行业示范与重点示范工程建设。
如何让陕西苹果“走出去”,展览业协会(UFI)全球副主席及亚太区主席仲刚建议,在陕西举办国际果蔬饮品展会,延伸产业链,广邀国际客商参展参会,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持,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辐射“一带一路”国家的果蔬产业圈,成为果蔬的贸易、流通、深加工中心。
在论坛进入尾声时,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黄思光表示,人工智能时代,全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国内外苹果主产区政府、国际组织、各国科学家、企业家加强技术交流与贸易合作,互利双赢,推动陕西果业转型升级,使陕西苹果成为全球人们的口福。
编辑: 陈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