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常用APP能否真正“便民”

2019-07-17 15:46:12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共享单车在西安街头随处可见,马路上总会有人骑着各种颜色的单车匆匆赶路,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受益者,或许也是多方信息的困扰者、被骚扰者。...

  共享单车在西安街头随处可见,马路上总会有人骑着各种颜色的单车匆匆赶路,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受益者,或许也是多方信息的困扰者、被骚扰者。

  近日,西安的小王用手机下载了一款摩拜单车的App,使用前当然是注册手机号,索取验证码,然后各种骑车优惠相继出现。就在他注册了摩拜单车的两个小时内,他接到了深圳、辽宁、内蒙古呼和浩特及河南南阳的来电。“需要商铺吗?”“需要给孩子报学前教育吗?”“需要贷款吗?”等,各种被“营销”被“关心”扑面而来。

  你跟朋友在微信上聊天想去泰国玩,朋友圈就出现了打折机票的广告;你跟老公在电话中说需要给孩子买奶粉了,淘宝上就出现了奶粉推荐;你在浏览器上搜索关于装修的问题,抖音等软件就给你推送装修的信息......这些情况应该是很多人遇到过的。

  个人信息被各种抓取兜售,我们几乎成了“透明人”,在“裸奔”!在互联网消费时代,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盗用、贩卖事件屡屡发生。去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100款App中,就有91款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泄露,轻则垃圾短信不断,骚扰电话接二连三,垃圾邮件铺天盖地。重则当不法分子得到个人信息的时候,就有人被骗钱或被犯罪。

  其实,App使用者处于被动地位,无论获取隐私权限是否被告知,要想使用这一款App,除了“同意”,别无选择,更甚者是在毫不知情时就被索取了权限,连信息在哪、被谁用了,都一无所知。可见,作为用户的我们,在APP权限上几无话语权,多数情况是“任人宰割”。

  大数据时代本应是美好时代,但是,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的数据资源,很难被妥善保存,更谈不上有效利用、合理利用、合法利用。一旦失去起码的数据安全保障,就难以建立数据信任,最终受损害的,不仅是我们,更是一个应用、一个行业乃至一个领域的数据体系。消费者与平台数据之间就像双手拉扯的皮筋,突然断裂,伤及双方。

  这就要求大数据时代更需要数据安全。对此,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认定方法》)。App运营者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收集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认定方法》的出台,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对App治理的短板。

  那么,专项治理开展后,成效如何?有些App确实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隐私政策也做了重新修订,但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方式更加隐蔽。个别App仍会钻法律的空子,比如用户如果不同意隐私政策,则拒绝正常使用,逼迫用户同意不合理的隐私政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App平台不能任性索权,要做到事先提醒;用户也不能随意授权,各项细则明确后再做决定;网络监管部门要监管到位,在法律与治理层面逐步“加压”,严厉打击违规App的非法收集行为。把选择权还给用户、把安全感还给用户。让手机App真正便民!(张洁)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手机软件 隐私 诈骗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