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邦快递15万元包裹被当垃圾销毁只赔300元的新闻事件在网上发酵。针对该事件,德邦快递一开始没有任何道歉并且告诉李女士只能按保价赔付300元。
事后,快递公司在网上的声明表示,事发网点在与当地一家旧衣回收机构合作,李女士的包裹与回收旧衣的包裹类似,快递员在分拣时因人为操作错误导致误投递。这样的解释让人难以接受,我们都知道,快递外包装会清楚地标明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快递员如何能对这种清楚的信息视而不见,私自签收本应送到客户手里的快递件。
那么,事情已经发生了,德邦快递真的只赔300元吗?也有不少网友描述了通过各类快递公司寄递货物并未完好收到的相似经历,快递公司的赔付都远小于物品价值,往往几经咨询、投诉也得不到满意的处理结果。究其原因,是快递行业没有一套严密的法律法规。按照邮政法规定,消费者没有特别保价的快递件,一旦邮件损坏丢失,快递公司最多赔偿快递件邮费的三倍。事实上,邮政法主要针对传统邮件或信件的赔偿,不应该包括快递业务。但各大快递公司瞅准这一法律空缺,在快递单上设置一些霸王条款,把责任推给消费者。
随着近几年国内快递业务的迅速发展,伴随着的是快递申诉案件数量的增长。提升快递公司服务质量和水平成为了快递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
快递丢失,一方面是我国快递市场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快递公司平时承担的责任较小、赔偿的额度较低,才导致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相关部门要尽快为快递市场制定统一、透明、健康的法律规范,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是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不足。快递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尽快建立快递员的信用等级制度并向消费者公开,包括服务态度、快递丢失率等指标,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消费者的认可度。
笔者相信,快递公司最终还是要靠各自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去赢得市场。如果快递公司不能提高自身水平,迟早会被消费者所抛弃。希望各大快递公司能自觉加强契约精神,担负起消费者的信任,切莫让“托付”变“辜负”。(清涧县委组织部 安茹)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